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499章 > 第一百九十六章 血洗二省终局之战(第2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血洗二省终局之战(第2页)

“圣上仁德!”

高拱立刻颂了句圣,然后道:“但这样一来,无论怎样解说,史笔留下,后世总是遗憾。”

在诸王的事上,以内阁看来,圣上当真是仁德了许多,前前后后,就杀了个伊王,杀了个辽王,余者只逐出大明朝,要是顺利,善终天年者会有不少。

朱厚熜笑着摇摇头,道:“朕不在乎后世之人说什么。”

“圣上大胸怀!”高拱再次颂圣道。

陈以勤接口提醒道:“圣上,一场赐宴,解决了朝廷中对新政的反对之声,但地方上,官吏、士绅的反对仍未平息。

河南、山东的各省、府、县三级衙门还在罢衙,两省的士绅还在尽力往京城赶。”

如果解决不了两个科举大省的官吏、士绅,那新政推广到哪,都会出现罢衙、进京上书的荒唐事。

闻言,高拱眉头顿时紧蹙了,他的老家,就在河南开封府的新郑县,是一省之会,作为内阁次辅,老乡闹出了这样的乱子,绕不过去的尴尬。

“科举已停,诸士特权尽除,功名不再利禄,那便勾销两省进京士子的功名,小惩大诫,命其还乡。”

“圣上,倘若两省士子不愿还乡,该当如何?”

“朕会让锦衣卫、东厂送士子们回‘老家’。”

既然不愿意安稳还乡,那便回老家,回哪个家不是回啊。

这没有太出内阁的意外,毕竟,金陵城士子的死相还在大明朝内流传。

圣上不会在乎两省士子,读书人就像稻草,割了老茬,还会有新茬长出来。

朱厚熜忖了一下,说道:“官吏罢衙,这在我大明朝也不是第一次了,上次还是生在京畿,生在京城附郭的大兴县衙。

士子不当差,不当官,朝廷只能夺其功名,而官员,名入官册而为一己之私罔顾一地生灵诉求而不顾,罪责难逃。

两省省、府、县三级衙署巡抚、知府、县令尽诛,余者罢黜官职,永不叙用!”

“万岁圣虑周详!”高拱应旨颂圣。

胡宗宪、李春芳、陈以勤神情多少有点不安,低头不语。

再这样杀下去,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的官员就要杀过一遍了,希望朝廷命官们以此事为戒,洗心涤虑,改过从新,别在伸着脖子让圣上杀了。

内阁为了选人当官,耗费了太多精力了,不想隔一段时间就送走几十、几百、几千个,甚至更多的同僚。

朱厚熜摆摆手,问道:“内阁还有什么事吗?”

新政要推行。

旧朝廷也要打理。

高拱是个不怎么喜欢入宫奏对的人,在张居正奉旨养病后,内阁阁老来玉熙宫的次数就少了。

虽然递送给内阁的公文,锦衣卫会抄录一份送入宫中,但朱厚熜想听人来说。

圣上主动问政,高拱精神一振,说道:“回圣上,鞑靼传来消息,要开启第二轮互市,并向我大明朝表明大幅度提高粮食交易的重量,珍奇、宝石、上等丝绸、茶叶、瓷器交易的数量!”

增加粮食交易,这没什么可说的,鞑靼缺粮,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但增加珍奇、宝石、丝绸、茶叶、瓷器这些贵重物品的交易,很显然,鞑靼已经上钩了!

或者说,俺答上钩了!

“粮食种类有要求吗?”

“回圣上,鞑靼欲购梗米四百万斗,麸糠四百万斗。”高拱答道。

四百万斗,便是八千万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