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路侍人打着灯笼,亦步亦趋在前接引,到了那座最华丽高大的帐篷之前,一躬身,唱响汉家使节官名。话音未落,帐帘已高高掀起。
慕容复一低头进去。甫进账,只见上座众人簇拥间高高坐着一个白袍中年男子,唇有微鬚,器宇轩昂,神采奕奕。见宋使一行入内,这男子注意地抬起眼光向他们瞧来,和慕容复的眼神于空中交汇。他唇角笑意未消,眼中光芒极盛,隐隐透着九五之尊的威严之色,想来便是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了。
慕容复不再迟疑,口称“陛下”,袍袖一掀,驱前以君臣之大礼参见。
作者有话要说: 太久没更,连辽国皇帝叫啥都快忘了
感谢太太们的地雷,我会努力写的
☆、第三章
听闻汉使来朝,辽帝流露出注意神气,坐直身体,接国书一目十行匆匆览过,掩卷一声长叹:“自澶渊一盟,八十余年不兴兵刃矣!”
他叹诧一回,殷殷动问起宋国太后皇帝身体近况,慕容复一一作答。
自澶渊一盟,宋辽两国修睦,常通来使。平日的正旦使、伴当使、告哀使、国信使,奔走往来,络绎不绝。宋朝来使多是像欧阳修、苏澈这样的文臣高官,德高望重,文名远播北疆,从未使过这般的青年英俊。
见来使对答如流,气度不凡,耶律洪基似油然生出一分爱才之意,问过慕容复年岁几何,家乡师承,微笑捻须不语。近侍察言观色,知帝王心意,自有人快步趋前,附耳轻声禀明他此人官阶来历。
耶律洪基听毕,微微点头,目不转睛瞧了他一会儿,忽笑道:“南朝地大物博,姑苏慕容家朕不曾听说过。不过朕倒有印象,前些年北方河西家接壤地带,宋国刘昌祚将军身边出了一双少年将才,人称‘西郭成,东慕容’,威震边关,风头无两,名号可止小儿夜啼。永乐城一役,便是这两位将军星夜驰救,一力扭转战局,不仅守住了城,还一鼓作气,深入西夏地界七十余里,逼得河西家割地告降。”他眯缝起眼睛,凝望了一会儿慕容复容色,方徐徐道:“……却不知这位慕容将军是使节的什么人?”
这一问看似无意,听者却知是有心。慕容复神色不变,坦然道:“陛下说笑了。‘西慕容’正是在下。”
他这话一出口,帐中推杯换盏的武官、将军倒有不少纷纷放下手中酒碗,望了过来,有人更是脱口“啊”地轻呼出声。盖慕容复的名声在西夏边关实在太盛。辽国尚武,十年来,他跟郭成二人的名字事迹一传十,十传百,传遍辽国朝野上下,却无人见过这二人真面目,是以今日一听这名号,倒有不少武将心痒痒地想一睹真容。纷纷伸长头颈看去,却见席间端坐着一名二十八九岁的青年,轻裘缓带,面如冠玉,目似明星,明明是风流俊秀的南人贵胄子弟模样,哪里是臆想中青面獠牙、三头六臂的人物?
众将一瞧之下,俱大感失望,但又不好意思说什么,一个个将伸得老长的头颈讪讪缩了回去。只听慕容复不疾不徐地道:“郭将军至今仍镇守边关,枕戈待旦,令夏童不敢东牧。在下当年确是有幸追随刘钤辖,与郭将军并肩征战过几年。后来蒙官家错爱,召回汴京朝中,于殿前兵马司蹉跎至今,髀肉复生,一事无成。我大宋人才济济,西夏边关猛将更不知凡几,‘西郭成,东慕容’这话确是不知哪里说起。“他微笑摇头,”……想是传岔了也不一定。”
他这一番话说得众人将信将疑。辽帝盯了他一会儿,似笑非笑地道:“我国地处偏远,又历来与宋、夏二国亲好,从不厚此薄彼。贵国与河西家军情,辽国向来不予干预。有时候传不到朕这里,或是传岔了,想来也是有的。”
慕容复不等他说完,已起身深深一揖,正色道:“陛下英武圣明,兼听广纳。天底下哪里有逃得过陛下天听的事情。”
辽帝凝目瞧了他一会儿,容色一缓,似忍俊不禁,忽拍案大笑道:“自宋国传来这次派出的生辰使节名单,萧峰这厮,每天少说也要把你的名字念叨上回,听得朕的耳朵都起了茧子!他那般的英雄,知交怎会是寻常人物!”
说着自案后立起,亲身迎了下来,以手相挽,将慕容复搀起,上上下下打量他一阵,笑叹道:“听他成日价提起你武功人品,朕心颇向往。却不料见了面,竟是这般弱不禁风模样。”语气郑重,竟是一扫刚才刻意刁难的口吻。
“萧兄却又编派了我些什么。”慕容复苦笑。刚才一番对答,他表面从容,但背上已隐隐见汗。
“自然是说你武功高强,人品盖世。”有人接口笑道。
众人纷纷顺着声音向门口望去,却见门帘掀起处,一阵夜风钻入,将帐中明晃晃的牛油烛火吹得不住跳动。一条昂藏汉子随之大踏步走入,脚步带风,一边走一边卸去肩上披着的貂裘。他于貂裘下穿着一身青色锦袍,身材魁梧,比旁人皆高出半个头,大踏步跨至耶律洪基面前,一揖下去。
耶律洪基赐了平身,面露得色,瞧着他笑微微地道:“朕特许你今晚自南京赶回,与你这好兄弟相聚。你要怎么谢我?”
“无以为报。”萧峰立起身笑道,“惟有明日围猎,给陛下多奉献几头野兽罢。”
“见猎心喜,这是你分内该孝敬哥哥的。”耶律洪基意味深长地笑道。“只是还有一件事。”他见萧峰一愣,故意卖个关子,顿了一顿,方强忍着笑意道:“……你天天说你这兄弟武功高强,带兵打仗,无一不精。朕今日见了他,带兵打仗的本事另说,我却不信他的功夫高强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