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对自然人性的理解,是一种基于小生产劳动者求温饱,求生存的要求。墨子把这种对自然人性的理解扩展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对&ldo;人之所欲&rdo;的理解各不同的社会阶级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墨子是将衣食温饱这类人生存和繁衍最基本的条件作为&ldo;人之所欲&rdo;的具体内容。《说苑》有段墨子佚文记载:&ldo;今当凶年,有欲予子隋侯之珠者,不得卖也,珍宝而以为饰。又欲予子一锺粟者,得珠者不得粟,得粟者不得珠,子将何择?禽滑厘曰:&lso;吾取粟耳,可以救穷。&rso;墨子曰:&ldo;诚然,则恶在事夫奢也。长无用好末淫,非圣人之所急也。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lso;&rdo;这段佚文很清楚地说明墨子对人之所欲的理解,对小生产劳动者来说,食饱,衣暖,居安,能获得生存繁衍的基本条件,就是他们之所欲:墨子将具有这种具体内容的&ldo;人之所欲&rdo;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尺度,以它来判断道德标准和言行准则的善恶、美丑。&ldo;人之所欲&rdo;就成为墨子功利主义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墨子所谈的功利都是以满足人之所欲为目的的,&ldo;故衣食者,人之生利也&rdo;。对墨成功利观的分析,应该看到他从小生产劳动者立场出发,强调的对物质生活需求以保障生存的这一基本立场,从某种意义上可说,墨子的功利观正是小生产劳动者为了维护自己生存和物质利益而形成的一种社会价值观。
墨子强调&ldo;人之所欲&rdo;的自然人性论,说明了几个问题。
其一,小生产劳动者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正在崛起,他们对自己的生存权利和欲望,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看法,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种要求进一步促使、推动他们在经济、政治活动中表现自己的这种愿望。墨子的功利观以理论形式反映了小生产劳动者这种&ldo;人之所欲&rdo;的自然人性论。衣、食、住、行,生儿育女,这些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小生产劳动者是在与贵族奢侈浪费的生活相比较之后,更为明显地感觉到,也更有强烈的渴望和要求。&ldo;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rdo;社会的不平等刺激了他们,引起了他们的愤慨。他们认为庶民与贵族一样也有同样的食、性之类的人类基本需求,应该得到同样的满足。贵族用剥夺庶民的生存权利来满足自己的奢侈和挥霍,这是践踏了&ldo;人之所欲&rdo;的自然人性。墨子一生为之呼吁呐喊,奔走游说的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思想、主张集中反映了小生产劳动者的这种申诉和抗议。墨子的功利主义虽然是以求天下之利的普爱形式出现,但他的基本出发点是损有余益不足,是以限制贵族的享受来保障庶民的生存,它具有明显的小生产劳动者的色彩。
其二,墨子从&ldo;人之所欲&rdo;出发的功利主义和以后法家建筑在集权专制,镇压异端,剥削百姓基础之上的功利主义根本不同。后者是以灭人欲,存暴君为基本目的的;和孔子的仁者爱人的观点也不同,孔子虽提倡仁者爱人,但是以重又轻利为前提的,离开人的切身的物质利益谈仁义道德,不免流于空泛。另一方面,儒者轻利主要是对庶民而言。儒者认为,对庶民来说,抑制人欲,服从各种礼规,克己夏礼,就是仁和义了墨子认为,满足&ldo;人之所欲&rdo;才是利,&ldo;利,所得而喜也&rdo;。&ldo;害,所得而恶也。&rdo;喜利而恶害,欲福而拒祸是人的自然本能,上至帝王下至庶民莫无如此概无例外。所以,墨子认为求利就是行义,&ldo;义,利也。&rdo;这里,每个人都是自然物欲的实体,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分。凡是谁能按墨子的方式行利于天下,谁就是行义的仁者圣人。&ldo;若事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元所不利,是谓天德。故凡从事此者,圣知也,仁义也,忠惠也,慈孝也,是故聚敛天下之善名而加之。&rdo;所以,从欲到利再到义,墨子的功利主义是从自然人性论为的。墨子的这种义利观是种价值观,是墨子用以规范天下秩序的一种尺度,&ldo;古之知者之为天下度也,必顺虎其义,而后为之行。是以动则不疑,速通成得其所欲,而顺天鬼百姓之利&rdo;。
其三,墨子提出&ldo;人之所欲&rdo;的问题,是因为墨子清楚地看到物质生活资料能否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这关系到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安危,&ldo;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rdo;。所以,&ldo;食者国之宝也&rdo;。墨子进一步旁证博引来论证自己这个观点,&ldo;周书曰:&rdo;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lso;此之谓国备。&ldo;为求安民国,就必须满足人之所欲。墨子认为,要达到安民安国,则求下之利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手段。只有求了天下之利,才能存下之所欲,天下也就太平无事,民得其所,则家宁国安。
其四,墨子强调&ldo;人之所欲&rdo;是一种普遍的自然人性。因此,他追求的功利是一种天下之利,而不是个人之私利或局部之小利。从人的生物届性来说,食、性作力普遍的人欲确实是自然的人性,它对一切人来说都是其本身所固有的。因而,墨子的天下之利在形式上元可非议。然而,人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种动物,而且是社会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思想言行必定受到杜合环境的影晌,烙下社会、时代的烙印。&ldo;人之所欲&rdo;在社会关系的制约下,也必然友生异化。原来是同样意义的&ldo;人之所欲&rdo;出现了不同的表现状态,一部分人的&ldo;人之所欲&rdo;向奢侈方向发展,一部分人却挣扎于饥、寒、穷之中。奢侈者以剥削另一部分人的&ldo;人之所欲&rdo;为代价,&ldo;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rdo;。从而使庶民百姓只能处于&ldo;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劳而不得息&rdo;的悲惨境地。墨子强惆&ldo;人之所欲&rdo;的自然人性论,正是为了制止或纠正这种异化,&ldo;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rdo;,以天下为单位谈功利,正是墨子功利主又所追求的目标。
(三)求天下之利是墨子功利主又的目标
&ldo;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rdo;这句话在《墨子》一书中重夏出现,被着重强调。追求群体的利是墨子功利主又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有人对《墨子》书中被公认为最能代表他本人思想的23篇(从《尚贤上》到《非命下》)中出现的全部&ldo;利&rdo;字的不同含义作了统计:在肯定意义上指整体利益(如:&ldo;兴天下之利&rdo;)的&ldo;利&rdo;字出现160次;在否定意义上指损人利己的私利(如:&ldo;夺人车马衣裘以自利&rdo;)出现44次;在肯定意义上指不违背整体利益的个人利益(如:&ldo;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rdo;)出现11次;指非道德意义的利(如:&ldo;剑之利&rdo;)出现31次。这个统计表明了,墨子强调的利是群体之利,这种天下之利对各个社会阶层是普遍有意义的。所谓&ldo;国家百姓之利&rdo;,就是意味着王公大臣与庶民百姓同利。因而,对墨子来说&ldo;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rdo;就是成义之大端,墨子在思想上,实践上也确实是以此为己任的。在现实生活中,墨子目睹了贫富不均,残杀无辜的社会现象,&ldo;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rdo;,&ldo;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rdo;。墨子为争取庶民生存权利而提出&ldo;人之所欲&rdo;的合理性和普遍性命题,对富贵者来说肯定是不能作为一种利来接受的。墨子用互利互助的思想向富贵者劝诫训导,统治者的物质利益是以下层百姓的物质生产为源泉的,过度压迫、剥削、残害庶民百性,也必然危及统治者本身的利益。&ldo;譬如药然,天子食之以顺其疾,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大人为酒醴粢盛&rdo;,&ldo;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rdo;。墨子用吴国夫差、晋国智伯持强攻伐,结果不仅没有获得任何利益,反而劳民伤财,身败名裂国亡的历史事实说明,诸侯攻战,表面上是以其为利,可夺得土地、城市、财富,但实际上反而危及自身。所以,以人为鉴,便知攻城之事是&ldo;不吉而凶&rdo;,&ldo;不利而害&rdo;。又如,统治者实施久丧之法或有命之说,以为这样可提高自己统治的威慑力,可达到久安长治,但墨子指出,这将使农夫怠于耕稼树艺,百工不能修舟车,为器皿,群吏也怠于职守。这样&ldo;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贫且乱倍政之本&rdo;。长久如此,必然反而危及自己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