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道找来报说有朋友拜访,李自成作别几人离去。
艾毓初也没空瞎扯淡了,匆匆去忙乎赈灾之事。
一场小聚会也就散了。
李自成回到班头公房,沈小西儿热情的上前打招呼。
沈老西儿在收了第一次赃物后回转老家,榆林的买卖交给了大儿子沈一石。
沈小西儿此次来访,一是为躲“流贼”;二是想打听什么时候再做买卖。
毕竟那家小当铺是因为李自成才设的,老不开张的话也没必要一直维持下去。
李自成听完后有些为难,“再等等吧,一时也没下手目标。”
沈小西儿眯缝眼一张,“班头,兄弟倒是打听到一个为富不仁的大财主……”
……
当天后半晌,艾毓初的三座粥棚就立起来了。
而且有他带头,乐捐人数大涨,最后共出粮三万八千多斤,银六百多两。
知县王象兑笑得合不拢嘴。
米脂一没起流贼,二没丢城,三饿死的人少,无过就是功。这就是政绩!
王象兑还亲自表演了在锅里插筷子不倒,以示粥稠。
乌泱泱的人头涌动,饥民们端着破碗把粥棚围了个水泄不通。
李自成安排张成带捕快维持秩序,不好好排队的也别客气,棍棒伺候。
没想到还在里边抓了一个贼。
真是奇葩天天有。穷的都要领粥喝了,你能偷到啥?
更奇的是他还真偷到三钱银子。
只能说免费的粥就是好,不论贫富都想来蹭一碗。
头一天还算顺利,第二天可不得了了。
大清早城门还没开,外面就围了成百上千人。
王象兑得报,匆忙穿戴好登上城墙一看,我的天爷啊。
他慌了。
或许还有更多饥民正扶老携幼在赶来的路上,可粥是有限的,放完之后呢?
届时上万人聚在城里,又没了吃食,必然会引发骚乱。
王象兑召集臭皮匠们一通商议,最后决定城里只留一口锅,另外在北门和南门外十里,以及无定河西艾东庄,三地各设粥棚一座。以分散饥民。
李自成原本只捐了一万斤粮,五百两银子,得到沈小西儿报信后他把捐赠额翻了一倍。
反正很快又要打土豪了,而且存粮太多起事后也不可能都带走,还不如散了好。能活一命算一命。
艾毓初真想不通李自成从哪弄来的粮,居然还都是麦子和大米。他只能感叹半仙果然好本事。
李自成不愿出风头,拒绝小艾在功劳簿上记名。
那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