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道:“都督以为时机已到,此战能胜?”
周瑜背对明月疏星,自信一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我等实际兵力不逊色关羽,却分兵他处,几番处于劣势,此示之不能也!”
“主力在丹阳却示之于庐江,此远而示之近也!”
“以我等在此诱之,又卑己而骄敌,丹阳处攻其不备,皆是我等胜算所在。焉有不胜之理!”
周瑜梳理罢条条胜利的机会,众人开怀大笑。
“如今所虑者,无非是等待敌军先攻,使其以为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则二路兵马可定胜局!”
战报送到南昌。
南昌这里有董良和诸葛亮商议事务。
如今关羽几番征战发现周瑜虽然难缠,但是却仍然处于劣势,所以关羽希望可以引得地方兵马进攻,故传信各处,要大家集思广益想一个好点子,让周瑜愤怒,激将他们。
诸葛亮就拿着这情报,笑着看董良:“存初可有良策?”
董良有点挠头,看意思是要想办法把周瑜他们骂出来,说到口吐芬芳,经历过大数据的人很有发言权。
骂人董良当然是很会的,但是这有句话叫做用进废退,这与古人相处时间长了,远离那隔着网线对骂的时代久了,董良这脑子已经没有转的那么快了。
突然让他骂人,他还真想不出来什么好活,而且也不知道他的骂人方法,在这东汉末年水土服不服啊。
董良很犹豫,心里也纳闷,这激将谁能比得了您诸葛孔明啊!
看着眼前这个丰神俊朗,文质彬彬,羽扇纶巾,才貌双全的正派人物诸葛孔明,看似白莲花其实是个老绿茶了,切开都是黑的。
庞统只是表面黑,这个诸葛孔明可是真腹黑啊!
董良强制自己压抑吐槽的欲望,他可不想被诸葛亮报复,那天整个恶作剧,董良的脑子怎么玩的过诸葛亮,然后成为笑柄,说不定以后就成为衬托诸葛亮英明神武的背景板了。
就好像先秦时候的杞人,郑人,反正都是河南的人。
董良不好吐槽诸葛亮,于是说道:“要用激将法,恐怕不好用吧,周瑜一定不会上当的。”
“何出此言?”
诸葛亮明知故问。
董良道:“那周瑜是假装长江之上是江东主力,其实不是,他要在此牵制关将军,怎么肯轻易露馅?所以即便用了激将法,周瑜的才能也一定不会上当的。”
故事里流传的诸葛亮三气周瑜将周瑜气死,说周瑜气量狭小,其实是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衬托诸葛亮这个主角。
周瑜这个人气量很大,有涵养,和人相处让人如沐春风。
如今考虑周瑜的脾气,以及他的作战方略,怎么想周瑜都不可能出战,不会上激将法的当才对。
诸葛亮摇摇脑袋说道:“周瑜贸然兴兵,不肯将江东稳固就与我军大战,是想速战速决。”
“这一仗他拖不了多久,不仅是与其一开始的目的不和,拖延久了,后方没有稳固的毛病也会暴露出来。”
“所以周瑜一定不会再拖延,更何况他自己亲身犯险做诱饵就是在给丹阳那里找机会。如果他不进攻,不表现出一副上当的样子,怎么能吸引我军大举进攻,而后方空虚,让他后手行动呢?”
诸葛亮十分自信。
羽毛扇后面又传来他的声音。
“所以我断定,周瑜在等一个机会,在等一个我军出计,他上当的机会。”
“所以你也不用纠结,随便想一个差不多的激将法就行了,周瑜一定会心甘情愿的咬钩的。”
“当然也不能太差,不能看出来敷衍的意思。”
诸葛亮这样一说,董良就明白了。
“孔明你也很有信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