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虽然提高了宦官的政治地位,但是他执政期间,依然大量使用外戚,因为匈奴还在,无疑,宦官是不能上马持刀的。
卫青、霍去病很牛皮,其继承者霍光也很牛皮,一代代的外戚执政,使他们终于由掌兵不掌权,变成了掌兵又掌权,在这段时间,宦官始终是奴才身份,直到外戚们由于长期掌权终于按捺不住了,想推翻刘氏自立为王,逼得刘家人不得不再次启用宦官,这时候宦官们才大显神威,石显、弘恭就是此时登台亮相的。
但是,外戚长期掌权、掌兵,已经在意识上给帝王造成了很深影响,西汉的帝王自幼很少离开外戚,自吕后时代开始,外戚与皇帝共同执政,已经屡见不鲜了,突然间宦官登台,皇帝们还很不适应,而且除吕后之外,历代掌权的外戚都为西汉王朝立下了极大的功勋,卫、霍自不必谈,就是霍光也算鞠躬尽瘁了,且外戚作乱是霍光死后发生的,与霍光本人并无干系,这很难动摇帝王对外戚长期积累的一种信任感。
再怎样也是一家人,吵架了还可以和好嘛。
在这种意识下,西汉的宦官想翻身很不容易,所以石显刚一冒头,就被汉成帝灭掉了,外戚,一直是西汉王朝政治上的主流,西汉王朝是一直在上升的,直到它灭亡的那一刻,也没有分裂,也没有大规模的国土沦丧,而这种上升是在外戚的帮助下走过来的,因此外戚最终把握了帝国,夺取了权力,宦官自始至终也没有这个机会,可以这样说,西汉的宦官之所以没有长期专权,外戚的作用占了主导,正所谓此消彼长,在皇室长期信任外戚的条件下,避免了秦朝的悲剧再生。
非常讽刺的是,西汉刘家最终却死在外戚手中,王莽灭了它,建立了新朝。
这就大件事了,外戚从帮助刘氏到祸害刘氏,到再次帮助刘氏,最终还是祸害了刘氏,所以东汉王朝的统治者对外戚忌惮非常,可以说,王莽最终亲手毁掉了刘氏对外戚集团的信任感,而且毁得比较彻底。
由于王莽实在太绝情,所以东汉王朝建立后便确立了一项方针:外戚不可信,要时刻制之。怎么制呢?当然不能由皇帝亲自看着,于是宦官上阵。东汉建立初期便出现了一个专门给宦官设置的职位:中常侍。
中常侍最早出现在西汉晚期,但在当时这个官很不值钱,是个虚职,担任这个职位的一般都是皇帝的近臣,其实就是政府顾问,他们也不是宦官。
但这个职位到了东汉,开始焕发异彩,东汉皇帝们认为,宦官都是和皇帝很亲近的人,从小看着皇帝长大,要想让大权不旁落,便要充分利用这群阉奴来保住汉家班底,至于宦官是否会专权,东汉皇帝们似乎没去想,反正是个绝户人,就算专了又怎样?他死了政权还不是在老刘家手中?
在这种考虑下,&ldo;中常侍&rdo;成了专门给宦官的职务,权力极大,由原来的政府顾问,变成了帝王的把门人,上到宣布诏令,下到掌管文书,再到议论国政军机,无所不管,百官奏章皆由中常侍递上,若谁惹了中常侍,恐怕皇帝面前他会很难过,被人背后打了闷棍还不知道。
中常侍,是遏制外戚专权的一把利剑。
很快,第一个冤大头送上门来了,他叫窦宪。
前面我说过蔡伦,蔡伦依附于窦太后,而窦宪就是窦太后的哥哥,此人身为外戚,横行不法,胡乱杀人,差点被判死罪,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此公竟主动请缨去北击匈奴,不料一击之下威名大振,大胜而回,从此更是专横跋扈,眼高于顶,搞得汉和帝冲冲大怒,立刻找来中常侍郑众,令其诛杀窦宪,这郑众和蔡伦并立于朝,一个是皇帝身边的宦官,一个是皇后身边的宦官,两相权衡,自然是郑众更贴己,蔡伦则有些向着外戚了,郑众果然不负众望,他先让皇帝对窦宪及其部下大肆嘉奖一番,尔后将其出征匈奴的大军留在城外,令窦宪入京领赏,窦宪一入京,便去监狱领赏了,大将军印也被没收,而后撵回老家,再派使者追上,逼令自杀。
中常侍果然厉害,外戚跟宦官的第一次交锋中,铩羽而回。
汉和帝建宦官果然忠心,大喜,从此向子孙们开始传达这样的信息:阉人可大用。这种信息逐渐成了东汉帝王们的本能,偏外戚们又不争气,和帝死后,太后邓绥执政,很久都不把政权还给继任的汉安帝刘祜,搞得刘祜异常警觉,生怕王莽再世,邓绥死后,邓氏家族甚嚣尘上,手把兵权,安帝刘祜一见不好,又启用了法宝:宦官,阉人李闰秉承皇帝旨意,诬告大将军邓骘谋反,将邓氏一网打尽,捎带着把投靠外戚的宦官发明家蔡伦也给做了。
蔡伦很有意思,他身为宦官,投靠的却是外戚,这种和东汉帝王的传家策略不相符的做法是不能长久的。
窦宪、邓骘之死证明:宦官太好用了!
而宦官们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价值,他们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自西汉成帝以后被扑灭的宦官专权之火,死灰复燃了。
李闰灭了邓氏之后,汉安帝的皇后阎氏不安分起来,这段时间的东汉时局很有意思,不断重演着外戚‐‐宦官‐‐外戚的交替掌权,阎氏的哥哥阎显又开始出风头,但是皇帝始终站在宦官这一边,所以阎显也不敢独享大权,宦官和外戚联合执政的局面出现了,其实到这一步,宦官们已经取得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