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太监往事亦水寒原著 > 第61章(第1页)

第61章(第1页)

高仙芝一听,这语气不对,就问他:&ldo;监军大人什么意思啊?&rdo;

边令诚笑了:&ldo;没啥意思,你的处境我也知道,但你是让我去皇帝面前说说好话呢,还是穿点儿小鞋呢?&rdo;

高仙芝恨不能给他几嘴巴,都什么时候了还想这个?没钱!他性子很高傲,一向瞧不起阉人,此时大军压境,本就烦躁,便按捺不住,回了一个闭门羹,边令诚可就火了,往日里数次要贿赂,你就一毛不拔,如今败了还这么嚣张?!告你去!

自从写这篇长文开始,本人很少辱骂宦官,因为他们也不容易,出身苦,工资低,受歧视,但说到边令诚,便不得不骂了,他为了区区贿赂,竟不惜坏了国家大事,这个狗阉贼!他回到长安,胡说八道、添油加醋一番,就说高仙芝、封常清畏缩不前,坐视陕州丢失不管,致使河南全陷于贼,高仙芝不但不悔过,还克扣军饷,士卒怨望,就要哗变,眼瞅着潼关也不保。

安禄山就在门外,这唐玄宗能受得了么?立时怒火攻心,年纪大了就是不行,他也不派人调查,就相信了边令诚的话,下令将高、封二人斩首,由边令诚监斩,此乃自毁长城,要知道,当时唐军分两路平叛,一路是高封二人,一路是郭子仪、李光弼,高封二人正面敌住叛军,郭李二人则从背后插入河北,灭了叛军的老巢,如果这两路能紧密配合,安史之乱就算不会被短时期平灭,也绝对闹不了八年,因为这个方法很科学,前后照应,关门打狗,就在高仙芝死守潼关的时候,郭、李二将已经在河北打出了天地,而河北本地的官吏颜杲卿也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反抗安禄山,局面实际上并不坏,可就是这么个不坏的局面,竟被一个宦官毁掉了。

边令诚到了潼关,带着一股报复的心态,先找到封常清,得意洋洋笑道:&ldo;皇上有旨,封常清畏敌不前,十恶不赦,当斩,以儆效尤。&rdo;说完读了圣旨,就要开刀,封常清是悲不自胜,他明白此时什么都晚了,但基于一个将领对国家的责任感,临死前,他还是写下了自己最后一封奏章:

我自洛阳失败,前后三次上疏说明情况,却都给人压了下来,以至于皇帝不知实情,我的兵,都是乌合之众,无法打硬仗,但就是这样,也抵挡了那么久,至于我本人,早就想战死沙场了,但我是统帅,我若死在阵前,贼兵则气焰更盛,因此才苟活到今天,今日我的确该死了,但皇帝你千万不要轻视安禄山,一定要从长计议!

写完,从容赴死,纯臣也,可惜不是战死疆场。

边令诚这个狗阉长了一付驴肝肺,没有正常人的情感,他令人斩了封常清,又来找高仙芝,高仙芝还不知道出事了,猛可里一见封常清身首异处,大吃一惊,这才明白中了小人的套儿,边令诚满脸得色:&ldo;大夫亦有恩旨!&rdo;

把旨意一读,高仙芝脸色如铁,他最后一次使用统帅的权力集合了全体官兵,然后对着人群大吼道:&ldo;就算我退兵该死,可也不能说我克扣军饷吧?!上有天下有地,你们说呢?我招你们,本是为了破贼立功,只不过贼势强大,才暂且在这里固守,你们要是觉着我高仙芝畏敌不前,那么现在就可以骂我,否则,你们就为我鸣冤吧!&rdo;

话音刚落,三军大呼:枉!!!声震天地,泪洒雄关,一代名将高仙芝,饮恨而亡。

哥舒高封,死了两个,还剩下哥舒,此时的哥舒翰正在京城养病,这位昔日的虎将早已威风不再,他得了严重的疾病‐‐中风,唐玄宗启用他,完全是病急乱投医,好在他上任时,河陇边防军到了,加上原有部队,达二十万人,虽说不一定打得过安禄山,至少有了底气。

哥舒翰一上任,就和杨国忠闹起了矛盾,杨国忠派人监视哥舒翰,并屯兵灞上,对哥舒翰的军队虎视眈眈,搞得哥舒翰大怒,冲动之下竟杀了灞上军队的主将,和杨国忠彻底闹翻,之后又怕杨国忠进谗言,寝食不安,病体日渐沉重,精力大减,最后无法操持军务,手下人乱作一团。

哥舒翰的能力,比高仙芝差远了。

不久,唐玄宗令哥舒翰出兵,哥舒翰不听,虽然他在能力上不如高仙芝,但有一点看法和高仙芝是一样的,就是眼下己兵怯战,贼兵势大,暂不能战。只要打过仗的人,都会看清这点,问题是玄宗没打过仗,没经验,又轻敌,急于求成,逼哥舒翰出战,结果全军大败,潼关失守,哥舒翰被俘,叛军长驱直入,直取长安,李隆基吓得率领禁军逃往四川。

他当时领着数万十六卫禁军,这群军人按理说,应该是敌国顶级军队,但实际战斗力比起安禄山的边防军来差得太远,饶是如此,也要担负起保护皇上的工作,这群老爷兵饭都没吃上一口,就跟着李隆基逃了,一路上风吹雨打,忍饥挨饿,还没等到四川,大多数人就火儿了,当兵吃粮,天经地义,怎么弄了个如此下场?这谁闹的?有人就说了,安禄山造反,不是杨国忠闹的么?!这句话激起公愤,既然是杨国忠闹的,干吗让我们来承担后果?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一场兵变就要发生。

再说长安,皇帝跑了,后宫大乱,人们慌作一团,内侍省辖八大局,宦官多了,李隆基只带了高力士走,其余的根本不管,就连那位害了高仙芝的边令诚,也给留在了城中,边令诚左思右想,眼见叛军就要入城,干脆拿了府库钥匙,开门投降。安禄山对边令诚的投降并不在意,此人与李隆基不同,他不太喜欢宦官,边令诚见安禄山不重视自己,肚里窝火,又不敢说,只好委屈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