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开始一步步往李训挖好的坑里跳:怎么做准备?
李训问:宦官靠什么飞扬跋扈?
文宗说:兵权。
那么谁能与宦官抗衡?
有兵权的人,也就是节度使。
那陛下您必须找一个听您指挥的节度使!
嗯?文宗一愣,李训,你有什么计划?
李训一笑,滔滔不绝道来:&ldo;陛下,自肃宗以后,宦官掌兵,尾大不掉,皇权被制,天子如收回大权,必除宦官,即使仇士良劳苦功高,为了今后社稷,也要除去,然仇士良此刻势头正旺,我们只能偷偷下手,但神策军将士多为其收买,我恐杀士良后,禁军哗变,因此,我计划在凤翔放一处兵马,由信得过的人率领,若姓仇的被杀后,果真有人敢作乱,陛下便可令此处人马入京勤王!&rdo;
&ldo;有道理。&rdo;文宗点点头,&ldo;派谁呢?&rdo;
见文宗已经跳进了坑内,李训赶紧加一把土:&ldo;郑注!&rdo;
这就妥了,一箭双雕,既有了一处外援,又赶走了竞争对手,高,实在是高。
郑注做梦也没想到李训会把矛头对准自己,他着实思考了一阵,最后毅然下决定:去!就去凤翔做节度使。皇帝并没有失去对我的信任,而自己又有了兵权,干吗不去?至于你李训和我争宠,没关系,只要我手头有兵,还怕你不成?去!
郑注走了。
文宗可不知道李训的目的,他心里还挺有底,李郑二人一主内,一主外,朕高枕无忧矣,再过些日子,就该拿掉仇士良了,阉人是把双刃剑,利用完了,该收鞘了。
又过了好几天,这些天里,李训是天天苦思如何干掉仇士良,他甚至写信给郑注,求得对方意见,郑注手里有了兵权,可就独坐一方了,对李训的赶他出京的做法,气还没消,但饶是如此,他也不再想与宦官厮混,因为既然皇帝给了我权,给了我兵,何苦再去做阉奴呢?因此,虽然对李训很有意见,但郑注还是给出了自己的计划。
郑注的计划十分凶狠,他明确指出:
1、王守澄这个死人,应该被利用起来,我们可以利用活人杀活人,也可以利用死人杀活人;
2、姓王的当了那么多年宦官头子,孝子贤孙一大群,这帮人个个该死!
3、请皇上立刻下令,允许为王守澄发丧,同时,命令所有王守澄的故旧全部来送葬;
4、我们在送葬的路上,预先埋伏好人马,等他们一来,全部干掉,这样可尽除阉党。
这是一条十分毒辣的绝户计,目标绝非仇士良一人,郑注,确实是个猛人。
然而李训却没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