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分封制度,固然在巩固国家政权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边塞防御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藩王势力的膨胀,势必构成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在朱元璋死后不久,中央政权与藩王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酿成&ldo;靖难之役&rdo;。
为什么说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太祖统一全国,很多战役都是由徐达担任主将。
徐达跟从太祖后,随从攻取了滁州(今安徽滁县)、和州(今安徽和县)。跟从太祖渡过长江后,攻下了采石矶,攻取了太平(今安徽当涂),又领兵攻取溧阳(今江苏溧阳)、溧水(今江苏溧水)、集庆(今南京),为太祖开辟了大块根据地。
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鄱阳湖之战中,徐达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二十五年,以大将军身份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大获全胜。二十七年,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二十五万。又以征虏大将军身份率兵北上,先取山东,又攻克河南,太祖洪武元年(1368)攻克大都(今北京),结束了元朝在中原的统治。
攻占元都以后,徐达又率大军越过太行山直捣太原,打败元将扩廓贴木儿,攻下太原并进占大同,平定了山西。
洪武二年(1369),率军渡过黄河,攻克奉元(今陕西西安)、秦州(今甘肃天水)、伏羌(今甘肃甘谷)、宁远(今甘肃武山),降败李思齐。又攻克兰州、平凉(今甘肃平凉)、庆阳(今陕西庆阳)后又平定了陕西。
洪武三年(1370),又以大将军身份率军从潼关直攻定西(今甘肃定西),攻取元将扩廓帖木儿,拼死作战,大破扩廓帖木儿的军队。之后,又率军攻克沔州(今陕西勉县)、兴元(今陕西汉中)等地。
洪武六年(1373),又率领众将前往边塞,在答剌海战败敌人。后每年春季出征,冬末返回,形成常规。十四年,率汤和等人征讨乃儿不花。十八年病逝,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
徐达思考缜密,在军中号令一出就决不更改,诸将都敬奉他。他又善于安抚部下,与他们同甘共苦,因此士兵都很乐意跟着他,愿以死报效。他为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名列功臣第一,被太祖誉为&ldo;万里长城&rdo;。
为什么说常遇春是明朝的开国名将常遇春(1330~1369),字伯江,怀远(今安徽怀远)人,容貌奇特雄伟,善于射箭。
采石之战时,元军在牛渚矶上列阵,大军不能登岸。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常遇春驾小船持戈奋力冲向敌军,敌军抓住他的戈,他顺势跳上了岸,杀退一片敌军,众将趁势上岸,于是攻下采石、太平(今安徽当涂)。
攻打蛮子海牙时,常遇春驾着小船直冲蛮子海牙的军队,将其冲成两半,左右出击,大败敌军。不久又受命守卫溧阳(今江苏溧阳),随从进攻集庆(今南京),所立战功最大。又跟随徐达夺取镇江(今江苏镇江)、常州(今江苏常州)。张士诚军将徐达围困在牛塘,常遇春攻破敌人的包围解救出徐达,并擒获了敌军将领。后又攻下了宁国(今安徽宣城)、马驼沙(今江苏靖江)、婺州(今浙江金华)。又调动军队包围衢州(今浙江衢县),用奇兵毁掉敌军的作战器械,俘获士卒一万人。
陈友谅逼近龙湾,常遇春用五股军队设下埋伏,大败陈友谅军。论战功位列第一。吕珍攻陷安丰(今安徽寿县)后,派强大的兵力来抵抗太祖的军队,太祖的左、右军都战败,常遇春率军纵横突击敌军,三战三捷,俘获的士卒兵马无以计算。彭蠡之战时,他带领诸将英勇奋战,喊声惊天动地,个个以一当百,大败陈友谅。在战斗过程中,太祖的船一度搁浅陷于险境,恰逢常遇春射中正冲向太祖的敌将张定边,太祖才得以脱险。战斗结束后,论功评为第一。
后围攻赣州(今江西赣县)时,太祖告诉他,攻克城池后不要乱杀人。于是常遇春将赣州包围起来,围攻了六个月,敌军财力耗尽,终于投降,果真没有杀人。太祖非常高兴,赐信褒奖勉励他。后讨伐张士诚军,大败敌军。
又和徐达率军北征,随从攻下山东各郡、汴梁(今河南开封)、保定(今河北保定)等地。攻打太原时,恰逢扩廓帖木儿的援军。常遇春夜晚偷袭,大败扩廓帖木儿。
元将也速进攻通州(今北京通州),太祖下令让常遇春回来守备。常遇春率兵在锦州(今辽宁锦州)大败敌将江文清,在全宁(今蒙古翁牛特旗)打败也速,又趁势攻取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俘获元兵一万人,但在返回途中突发重病去世。太祖听说后,震惊悲恸,亲自祭奠。
常遇春沉着勇勐,果断勇敢,摧毁敌锋,攻陷敌阵,从没有失败过,但又毫不骄人。人们把他和徐达同列为名将的行列。
李文忠在明朝的开国战争中立有什么功劳李文忠(1339~1384),字思本,朱元璋姐姐的儿子。十九岁时,以舍人身份跟随太祖援救池州(今安徽贵池),骁勇善战,后守卫严州府(今浙江建德)。
苗军统领杨完者率领数万人分水陆两路攻打严州,李文忠则率领轻兵击败了他的陆军,又把割取的敌陆军的首级放在漂浮的巨筏上,敌水军见到后都吓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