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清宫疑案解密 > 第6章(第1页)

第6章(第1页)

第二年,清朝迁都北京,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1648年)十一月,多尔衮被尊为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多尔衮到塞外围猎,病故于塞外喀喇城,年39岁。

多尔衮死后遭到清算,对于他辅政或摄政的功过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直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即多尔衮死123年后,乾隆帝才给多尔衮以比较公正的历史评价:&ldo;定鼎之初,王实统众入关,肃清京辇,檄定中原,前劳未可尽泯&rdo;;但指出他&ldo;摄政有年,威福自尊&rdo;。

先看他的六大功绩:

第一,文武兼长,屡立战功。多尔衮能文能武,多次统军出征,&ldo;倡谋出奇,攻城必克,野战必胜&rdo;,屡立大功。出征蒙古,获&ldo;制诰之宝&rdo;;随征朝鲜,立下功勋;率军入塞,克济南府城。

第二,皇位继承,能识大体。有人说,多尔衮一生两次与皇位失之交臂,是个失败者。这是从他个人的得失去考量。但是,两次争夺皇位,特别是第二次争夺皇位,多尔衮以满洲整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克己忍让,退出皇位之争。做摄政王后,他一方面把摄政王做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一方面又克制了对皇权的欲望,没有做出篡权夺位的举动。多尔衮能观大局、识大体,在清朝入关的关键时期有效地维护了满洲贵族上层的团结。

第三,抓住时机,统兵入关。在闯王进京、崇祯自缢的重大历史关头,多尔衮采纳大学士范文程等的建议,抓住时机,统兵进关;辅佐年幼的顺治皇帝,移都北京,定鼎中原,建立清朝统治,立下卓越的历史功勋。

第四,定鼎北京,保护故宫。力排众议,迁都北京,保护并利用故明皇宫。在中国皇朝历史上,大一统皇朝利用前朝宫殿,仅此一例。

第五,安定官民,废除三饷。多尔衮进关后,宣布&ldo;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告&rdo;(《清世祖实录》卷四)和宣布&ldo;废除三饷&rdo;等重大政策。

第六,重用汉官,统一中原。对投降的汉族官员,加以任用,迅速稳定政治局面。&ldo;奉世祖(顺治)车驾入都,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rdo;(《清史稿》卷二一八《多尔衮传》)。

再看他的&ldo;六大弊政&rdo;,即剃发、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逋逃。这些错误的做法,扰乱社会秩序,破坏中原经济,挫伤汉人情感,带来严重后果。所谓&ldo;扬州十日&rdo;、&ldo;嘉定三屠&rdo;,杀人数字可能有出入,但多尔衮违背皇太极对汉人的政策,杀人过多,是其重大错误。200多年后,辛亥革命提出&ldo;驱除鞑虏,恢复中华&rdo;的口号,就是对这些政策的不满与反抗。

可以说,多尔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人物,他的功过是非,让人一言难尽,单是那桩以他为男主角的&ldo;太后下嫁&rdo;疑案,已经让历史学家们千考万索,让老百姓至今还在街谈巷议。

三、&ldo;太后下嫁&rdo;说

&ldo;太后下嫁&rdo;说,自民国以来,沸沸扬扬。小横香室主人的《清朝野史大观》,民国五年(1916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书中有《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下嫁贺诏》、《太后下嫁后之礼制》三条专记太后下嫁之事,并说这是&ldo;中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也&rdo;!民国六年(1917年)五月,上海会文堂书局出版蔡东帆(藩)的《清史通俗演义》,其第十八回目《创新仪太后联婚,报宿怨中宫易位》的上半回,说的就是&ldo;太后下嫁&rdo;。民国八年(1919年),一位作者署名&ldo;古稀老人&rdo;写了《多尔衮轶事》,书中的《太后下嫁》条,谈到顺治皇帝在多尔衮摄政下&ldo;危如累卵&rdo;,太后认为&ldo;非有羁縻而挟持之,不足以奠宗社于泰山之安,故宁牺牲一人,以成大业&rdo;。而多尔衮&ldo;涎太后之色&rdo;,常入宫禁。太后为了&ldo;卫我母子&rdo;,&ldo;两人对天立誓,各刺臂作血书,互执一书&rdo;,以为凭证。特别是书中安排太后诈崩,在举行隆重丧礼后,再以皇帝乳母身份嫁给多尔衮,故事曲折,引人入胜。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九月,王浩沅的《清宫十三朝》(又名《清宫秘史》)由文业书局出版,书中描述多尔衮与皇太后相恋事,如《种情根巧救小玉,偿夙愿亲王大婚》、《槐树荫中窥嫂浴,荷花池上捺叔腮》、《香衾卧娇艳经略降清,宫内候兄安亲王戏嫂》、《建新仪摄政娶太后,名打猎姊妹嫁亲王》等,而布木布泰名&ldo;大玉儿&rdo;、其妹名&ldo;小玉儿&rdo;,则是王浩沅的乱编之一。此外,还有许啸天的《清宫十三朝演义》等。总之,太后下嫁之事,野史流布,遍及民间。那么,皇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

关于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的说法及其讨论,下面列出十二条:

第一,关于&ldo;建夷宫词&rdo;。张煌言《建夷宫词》曰:

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张苍水全集》)

张煌言(苍水)(1620~1664年)是浙江宁波人,这时他在江南抗清。他的这首词写在当时,明确写了住在慈宁宫的皇太后又结婚了,所以成为太后下嫁说的一条证据。我们分析一下:

其一,张煌言虽然是当时之人,但是他并没有在北京,而是远在江南。他对清朝的态度是对抗、敌视,那么&ldo;远道之传闻,邻敌之口语,未敢据此孤证为论定也&rdo;(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出在敌人之口,记在异乡之文,不能成为历史的直接证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