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城外的临时兵帐中,卓少炎一面用早膳,一面听江豫燃出关前来回禀:“关内诸军都已收整妥当,沈将军这两日虽寡言少语,却也不曾出手阻拦。”
卓少炎点点头,问:“晋军追兵情况如何了?”
江豫燃回答:“斥候回报说,最多五日,晋将陈无宇的追兵便将抵达金峡关下。”
卓少炎微微一笑。
江豫燃问说:“局势这般乱,卓帅何以笑得出来?”
卓少炎略略收起笑意,道:“大平朝廷无能,局势越乱,目下当权者便越不知该如何对付;局势越乱,越能看出来谁人才是忠贤之辈。”
江豫燃听后,旋即颔首。
“谢淖一行人已入关了?”她搁下木箸,最后问说。
“是,天亮未多久便持牒入关了。”江豫燃答罢,又忍不住叹道:“卓帅当年率军浴血转战十六州之时,如何能想到身后金峡关之城门,如今竟会主动开迎一晋将。”
她并未责他僭言,只神色浅淡地瞟他一眼,没再说什么。
……
城墙之上,沈毓章不冷不热地对来者道:“自大平烈宗朝以降,谢将军是头一个踏入金峡关的晋将。”
戚炳靖未应,径自举目向南看去——
越过金峡关雄阔的内外五城,便是大平关内北三路,沃野千里,丰田万顷。
沈毓章顺着他那堪称放肆的目光一道望去,脸色不辨喜怒:“建康、临淮、潮安……将军想要先染指哪一路?”
闻此,戚炳靖敛回目光,答说:“我之所图,固非目下之沃土。”
“将军忤叛晋廷,与云麟军合兵并进,难道只为助卓少炎?”
“只为助她。”
“她许了将军什么好处,可叫将军不惜自毁大晋名将英名,不顾与她亡兄多年的沙场宿怨,心甘情愿地襄助她起兵?”
“一纸婚书。”
沈毓章闻言,陷入了沉默。
他的脸色无惊亦无动,似乎这并未过于出乎他之所料。
城头风大,将二人袍摆吹得簌簌作响。
半晌后,沈毓章复开口:“她所谋之略远,自当不择手段。以她一人换将军麾下众部兵马,的确是一桩好交易。”
那“不择手段”四字,难掩他对卓少炎此番以计逼反金峡关守军的未泯怒意。
戚炳靖则笑了。
“沈将军之怒意,是在少炎,还是在将军自己?”他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