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援助洛阳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二月,周桥被窦建德攻下,孟海公被俘虏。三月,唐将刘世让攻破夏的黄州,闻讯后的州戒备森严,刘世让无法前进。恰巧并州受突厥攻击,李渊令刘世让撤军防卫后方。但随后,夏的普乐令程名振来降,他又被派率兵管辖河北。
东都被唐军围困得没有粮食可吃,形势危急。窦建德恐怕一旦郑亡就会威胁到自身,而且现在基本稳定了河北的根据地,于是决定即刻发兵救郑。这时他灭孟海公后正在曹州,便留下将领范愿守曹州,亲自率领部下将士并征发徐圆朗、孟海公的全军,至滑州,受到郑行台仆射韩洪的开城欢迎。二十一日进驻酸枣,唐管州被攻陷,刺史郭士安被杀。又接连攻破唐阳翟、荥阳等城。水陆并进,泛舟运粮,声势浩大,沿黄河西上。王世充弟徐州行台王世辩也派将郭士衡带兵数千会合。拥兵达十余万的窦建德,号称三十万,迅速抵达成皋东原,修筑了行宫于板渚(今荥阳高村西北),并派使者通告了王世充。
先前,秦王李世民收到窦建德的信,要求唐军退到潼关,把曾夺取的郑的地方归还,重新建立原来的睦邻关系。李世民召集将领谋士们商议此事,众人请求避开与窦建德正面交锋。郭孝恪说:&ldo;王世充已是无路可走,马上就会成阶下囚,窦建德远道而来救援王世充,这是郑、夏两国最终灭亡的宿命。我们应当凭借虎牢关的险要地形抵御窦建德,随机应变,肯定能打败他们!&rdo;记室薛收说:&ldo;王世充占据东都,物品齐备,统帅的兵马都是精锐部队,现在的困难只不过是缺粮。因为这个缘故,才被拖住,想打打不了,又难以持久坚守。窦建德亲自统帅大军远道而来救援他,也会尽出其精锐。如果放他到此,两股敌人合兵一处,将河北的粮食运来供给洛阳,那么展开殊死搏斗,不知什么时候才会结束,统一天下的日子更不知何年何月了。现在我们应当围困洛阳,增高壁垒、加深壕沟,如果王世充出兵,要避免与他交战。大王您亲自率领骁勇精锐,先攻入成皋城,厉兵秣马,以逸待劳,等他们到来,一定能够打败窦建德。之后,王世充自然也就败亡,不出二十天,两国君主就会成为我们的阶下囚!&rdo;李世民很是赞赏他的计策。
屈突通、萧、封德彝却说:&ldo;现今我军人困马乏,而王世充凭坚城死守,难以瞬间攻克。窦建德又乘胜而来,锐不可当、士气高昂。我军腹背受敌,不如退保新安(今属河南)以后再作打算。&rdo;李世民反驳道:&ldo;王世充军屡战屡败,士气大大受挫,加上食尽饥饿,将士离心离德,我军不用力攻,可以坐待其亡。孟海公刚刚被窦建德打败,将傲卒疲,我等占据虎牢,也就是扼其咽喉。如果他冒险决战,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他;如果他不来交战,犹豫不决,王世充将在十日之内不攻自溃。破城后兵力、士气、军势自然倍增,一下打败两个敌人,就在此一举了。如果不迅速进军,窦建德进入虎牢,加上新近投降的周围的城池,必然不能坚守。两敌合力,必定无法抵御,怎么会有机可乘呢?我意已决,不必多说!&rdo;屈突通等又请解东都之围,坐视形势变化,李世民也一口回绝了。
李世民主张主动东进,否定消极退守,立即分兵两支,李元吉由屈突通辅佐继续围困东都,李世民自己则率精锐步骑三千五百人迅速东向战略要地虎牢关。李世民的军队白天出发,越北邙山,经巩县、河阳而去。王世充登高远望,不知其意,遂不敢轻举妄动。
二十五日,李世民率军进入虎牢。二十六日,从虎牢亲自带领五百骑兵出发,到城东二十多里处观察建德的阵营,沿路分别留下随行的骑兵,让程咬金、李世、秦叔宝分别统领,在路旁设下伏兵,同他一起前往的只有四名骑兵。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ldo;我拿着弓箭,身旁有手握长枪的将军,就是来一百万人又能如何?&rdo;又说,&ldo;敌人看见我就返回,是上策。&rdo;在还有三里就到窦建德营地的地方,窦建德的游兵与李世民等相遇,游兵以为他们是侦察军情的士兵。李世民大喊:&ldo;我是秦王。&rdo;拉弓射箭,射死对方一员将领。窦建德军中惊恐万状,出五六千骑兵追赶,跟随李世民的人都吓得面无血色。李世民说:&ldo;你们只管在前面走,我和敬德在后。&rdo;于是勒住缰绳慢慢走,拉弓射箭射杀那些快要赶上的追兵,每射一箭就杀死一人。追兵害怕便停止了追击,停一会儿又重新追赶,几次三番,每次追赶必定有人被杀死,先后有几个人被李世民射杀,十几个人被尉迟敬德杀死,追兵不敢再进逼。李世民或退或徘徊不前,引敌入埋伏圈内后,李世等人就奋力出击,追兵惨败,斩首三百多级,俘获窦建德的将领石瓒、殷秋返回虎牢。
初战告捷,接着,窦建德收到李世民派人送来的一封亲笔信,谈道:&ldo;魏、赵之地,本为我所有,而您却将这两地掳走。但念阁下俘淮安王李神通后以礼相待,又把同安公主送回唐朝,因此我方释怨结好。王世充乃反复无常的小人,在今日危难之际相诱于你。阁下举国动员,耗费巨资,而为他人卖命,实非上策。之前我们初次交锋,您就大败而归;想救洛阳,又受阻不能。如今事已至此,愿阁下识时务听良言,自动撤回,否则将追悔莫及。&rdo;窦建德对此置若罔闻,双方在虎牢相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