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好啊!”纪明遥拽她起来,笑说,“那就后天再放你自在!”
&esp;&esp;碧月站起来,着实哭得收不住,便请罪避到外面去。
&esp;&esp;纪明遥心中也有不舍。
&esp;&esp;但能出去当然是出去了!为什么要傻乎乎地留下呢。这是好事!
&esp;&esp;见她面上还好,温夫人便又把她搂回来,给她第二个匣子:“这是你的房契、地契,已经在衙门里过了户,都在这里了,自己收好。”
&esp;&esp;纪明遥赶紧把自己以后安身立命的倚仗接过来。
&esp;&esp;京中三进院落一处,铺面两处,一处江南姑苏的田庄、两处京郊田庄——怎么多了一个庄子?
&esp;&esp;纪明遥忙看太太:“是不是拿多了?”
&esp;&esp;温夫人便笑骂:“傻丫头,这还能拿多吗!”
&esp;&esp;她说:“我有三个庄子,一大两小,都在京郊。一个小的给了你姐姐,还有一个小的我自己留着,这个大些的给你,一年出息七八百两,虽然也不算多,倒能省得你坐吃山空,饿着自己。”
&esp;&esp;纪明遥当然喜欢钱了!
&esp;&esp;可这个庄子她拿着烫手。
&esp;&esp;但温夫人也知道孩子想说什么。
&esp;&esp;握住明遥的手,她把地契放回匣子里,笑道:“你姐姐出阁,我多添了六千两和一个庄子,因家里已多给你三万,不好再添银子,就只给了你这一个庄子,比给她的少得多呢。我多年来积攒不少,不缺钱花,以后若看见好的,还会再买,这个你就拿着吧。”
&esp;&esp;她又说:“做母亲的给女儿添嫁妆,不是应当的吗?”
&esp;&esp;纪明遥就垂下头,半日应了一声:“嗯。”
&esp;&esp;好想哭啊。
&esp;&esp;忍住、忍住!不能再哭了!
&esp;&esp;多丢脸!
&esp;&esp;但太太的手抚上她肩膀、轻轻拍哄她的时候,纪明遥还是没能忍住,靠在太太怀里,毫无形象地又哭了一场。
&esp;&esp;……
&esp;&esp;温夫人当晚留在熙和院睡下。
&esp;&esp;次日起身,两人一起回正院。
&esp;&esp;算来,这是纪明遥最后一次在家请安了。
&esp;&esp;明日一早起身,她就会戴上凤冠、穿上大红婚服,去往崔家。
&esp;&esp;所以,一路上她走得很慢,东看看西看看,想把这段走了六七年的请安路完完全全地、一丝不差地记在心里。
&esp;&esp;安国公府虽然有很多她不喜欢的人,但回想起来,她记得更多的,是她在姨娘温暖的怀里睡着,姨娘给她唱摇篮曲、喂她吃饭,眼里只看着她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胡闹;她记得姨娘给她做衣服,布料轻软,针脚又细又密,生怕她穿不舒服;姨娘给她做抱着睡觉的布老虎和上学用的小包袱——那时她还有两年才上学呢,姨娘却早早就开始期待。
&esp;&esp;只是,和妈妈一样,姨娘也没能亲眼看见她上学、读书、长大……成人。
&esp;&esp;她记得太太坚决地把她护在身后、斥责安国公,怕她惊吓失魂,把还不到两岁的明远都放在后面,连夜只带着她睡。
&esp;&esp;她记得才住到正院的日子,她不敢碰明远,太太就把明远的小手塞在她手里,让她抱。
&esp;&esp;她记得明远含含糊糊叫她“二姐姐”,把最爱吃的玫瑰糕让给她一半。
&esp;&esp;她记得明宜出生时小小的、皱巴巴的,很快一天比一天长大,变得和明远一样白白胖胖。
&esp;&esp;她记得每年姨娘的忌日,太太都会安排贡品香烛给她私下祭奠,那一日正院的饭桌上,也不会出现任何荤腥。——哪怕安国公的脸色一年比一年难看,太太也坚持如此。
&esp;&esp;她还记得,她才上学的那两年,纪明达常为她的功课发愁生气。她嘴上批评得厉害,却也实打实教过她许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