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放心,有的。”
&esp;&esp;哭声勾起她的愁绪,闻嘉嘉也很想念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故乡。
&esp;&esp;但生活嘛,总得朝前看。
&esp;&esp;翌日,闻嘉嘉准备去县城。
&esp;&esp;闻春和闻萱则是去学校。是的,三岁的她们已经开始去上学了。
&esp;&esp;当然,这里的“上学”和上幼儿园差不多。公社为解放妇女,在农忙期间会接收一岁到六岁的幼儿与儿童,统一进行看管,地点就在公社部的隔壁。
&esp;&esp;这也是闻春和闻萱姐妹俩为何没吃毒蘑菇的原因,她们每天的中午并没有回家吃饭。
&esp;&esp;这项措施是闻嘉嘉万万没想到的,和城里的保育院没啥区别。大大解放妇女的双手,此刻也解放了她这位姨妈的双手,难怪此地粮食亩产位列全省前几,领导会做人呐。
&esp;&esp;吃过早饭,闻嘉嘉兴致勃勃地送两姑娘去学校。
&esp;&esp;她挨个撸两下两姑娘的头发说:“今天乖乖的,等小姨有钱了就给你们做书包。”
&esp;&esp;“书包?”闻萱嘴巴张得微圆,她并不知道书包是什么。
&esp;&esp;闻嘉嘉心想,没钱也能做。她准备把闻家人留下的衣服改小,改给闻春闻萱穿。现在或许还能改两书包,给闻春闻萱背。
&esp;&esp;家境贫寒,一人给一块红糖,这就算乖乖去幼儿园的奖励。
&esp;&esp;闻春和闻萱瞪着圆溜的眼睛,满是不可思议。家中竟然还有糖!
&esp;&esp;家中当然是没有的,这是村支书的媳妇送来的礼,想让两孩子补补。
&esp;&esp;这时候的红糖可是重礼,算得上是农村人情走礼的硬通货,比鸡蛋还硬。
&esp;&esp;于是等闻嘉嘉把两人送到学校门口时,两姑娘嘬着嘴里的糖,头也不回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esp;&esp;再不离开嘴里的糖就要化了,小姨走路好慢的,她们赶着去炫耀呢。
&esp;&esp;闻嘉嘉无娃一身轻,靠着一双腿从早晨走到中午,硬生生走到县城,这是她两辈子都没想到的事儿。
&esp;&esp;太阳正盛,是一日中最炽热的时候。
&esp;&esp;闻嘉嘉坐在街口的大榕树下,哼哧哼哧喘着气。愣是想不通记忆里原主只要两个半小时就能走完的路,她怎么就走了将近四小时。
&esp;&esp;想来想去,大概是她灵魂拖了后腿。
&esp;&esp;她歇息一会儿,直奔原主户口所在的街道办理转户口手续。
&esp;&esp;给她办手续的是原主同学的妈妈,姓毛,原主从前喊她毛阿姨。
&esp;&esp;毛阿姨织着毛衣,见到闻嘉嘉来还颇感意外:“嘉嘉?我听说你回了乡下?”
&esp;&esp;闻嘉嘉点头:“毛阿姨好,我现在住在进步公社的浮阳大队。”
&esp;&esp;毛阿姨叹道:“这挺好,那是个好地方,你这性子离了家过得会更好。小敏还来找过你,你啥时候有空去我家坐坐。”
&esp;&esp;闻嘉嘉憋出抹苦笑道:“我最近都没啥空,我这回是来转户口的,过阵子大队得秋收了。”
&esp;&esp;“咋,你不准备留城里?”毛阿姨惊讶,“妇联的人说有个清洁街道的工作名额,你可以先占了然后再考工厂。”
&esp;&esp;闻嘉嘉无奈,把家里这几日发生的事情都一一说出来。
&esp;&esp;果不其然,毛阿姨惊得毛衣都放下了,旁边的两位婶儿也看向闻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