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严的朝堂之上,李治与武媚娘并肩而坐,他们的面前是堆积如山的奏折,亟待商议的国家大事如沉重的担子压在心头。
李治率先打破沉默,神色凝重地说道:“媚娘,如今这北方旱灾持续,百姓颗粒无收,流离失所,朕心甚忧啊。”
武媚娘微微蹙眉,目光中透露出关切,思索片刻后说道:“皇上,当务之急是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同时派遣官员前往灾区组织抗灾,兴修水利,以保来年收成。”
李治点了点头,脸上的愁容未减,接着说道:“可这国库空虚,若大规模开仓放粮,恐后续其他事务难以开展。”
武媚娘目光坚定,回应道:“皇上,臣妾以为可先从附近富裕之地调运粮食,再号召各地富商捐款捐粮,朝廷给予相应表彰和优惠政策。如此,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减轻国库压力。”
李治听后,略作沉思,说道:“媚娘此计可行,但这调粮之事需安排得力之人,不可出半点差错。”
武媚娘说道:“臣妾觉得户部侍郎刘大人为人正直,办事稳妥,可担此重任。”
李治微微颔首,说道:“那就依媚娘所言。不过,这刘大人能否胜任,还需多加观察。”
接着,他们又拿起一份关于边疆战事的奏折。
李治忧心忡忡地说道:“这突厥屡屡犯边,扰我边境百姓,朕欲发兵征讨,媚娘意下如何?”
武媚娘轻轻摇头,认真地分析道:“皇上,发兵征讨并非上策。此时国内旱灾未解,不宜大动干戈。臣妾认为可先派使者前往突厥,尝试和谈,若能不动兵戈解决争端,方为上策。”
李治有些犹豫,说道:“可突厥向来蛮横,和谈恐难有成效。”
武媚娘耐心解释道:“皇上,和谈之时,我们可展示我方军事实力,让突厥知晓我大唐并非软弱可欺。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贸易优惠,许以利益,或许能化干戈为玉帛。”
李治思索片刻,说道:“媚娘所言有理,那便先派使者前往和谈。只是这使者人选,需慎重挑选。”
武媚娘回应道:“臣妾觉得礼部尚书的侄子李公子能言善辩,对突厥也有所了解,可担当此任。”
李治说道:“那好,此事就交由媚娘安排。”
这时,一位大臣呈上一份关于税收改革的奏疏。
李治说道:“媚娘,这税收之事关乎国之根本,如今有人提议改革税制,你怎么看?”
武媚娘仔细阅读后,说道:“皇上,现行税制确有弊端,臣妾认为可适当调整税率,减轻百姓负担,同时加强对富商巨贾的税收监管,以充盈国库。”
李治问道:“那具体当如何操作?”
武媚娘回答道:“臣妾建议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观察成效,再逐步推广。比如江南一带,商业繁荣,可先在此试行新税制。”
李治说道:“嗯,此事宜谨慎行事,不可操之过急。媚娘觉得这试点期限当设多久为宜?”
武媚娘思索片刻后说:“皇上,以两年为期较为妥当。若效果显着,便可推广至全国;若有不妥,也能及时调整。”
李治说道:“好,就依媚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