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当然不是新品,但看起来轻盈而坚固,拿在手上的感觉应该也不错。
&esp;&esp;因为是被人近乎丢弃地留在这里的篮子,当然不可能是什么崭新或者值钱的东西。
&esp;&esp;虽然旧了,但是做工看起来还不错。柳条篮子的颜色是淡棕色,编制得很精致,像一个浅而宽大的“花篮”一样。
&esp;&esp;阿诚的手上,就拎着这只篮子。今天购买来的东西,都装在这里。
&esp;&esp;往回走的时候,黎锦看到了一件按说并不稀奇,但对她来说算是难得一见的事情。
&esp;&esp;“阿诚,你看!”黎锦轻声说道,并且用手指了一下方向。
&esp;&esp;黎锦一边说着话,一边与拎着篮子的阿诚看向了她所指的那一处。
&esp;&esp;原来是一家前面是点心铺,后面是食肆的店铺,贴出了“出兑”的通知。
&esp;&esp;黎锦半是询问,半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在京城做这种吃食买卖,难道不挣钱吗?怎么就沦落到要‘出兑’了呢?”
&esp;&esp;阿诚微微蹙额,道:“将军这个问题就难住阿诚了啊……对这个问题,阿诚只能说,有的挣钱,有的不挣钱,不能一概而论。”
&esp;&esp;黎锦依然半是询问,半是自言自语地说道:“那怎么才能挣钱呢?”
&esp;&esp;“阿诚觉得,还是运气占大半吧,但这个是‘人力有穷尽,力所不能及’方面的影响,再怎么讨论也没有什么意义。”面对黎锦随口所说的一个问题,阿诚竟然思索了很久时间,才认真地说道,“剩下的,大概是,所提供点心、菜品的美味与卫生程度;诚信经营价格合理,服务态度不错;提供较为独特的食物,同类竞争对手不多等等原因……总而言之,就是那种让人还没吃过的时候想走进去,吃过之后的时候还想再来的店吧。”
&esp;&esp;黎锦听了阿诚的话,一方面很是高兴,另一方面又略有些失望。
&esp;&esp;失望是因为,黎锦本来是想从阿诚那里听到些不一样的见解,改善及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的。但聊了之后,却发现他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大同小异,与没问也没有多少区别,便感到有些空虚无力。
&esp;&esp;高兴的原因也是这样。两人在之前完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居然得出了几乎一样的观点,这是多么罕见而珍贵的事情啊。
&esp;&esp;就算说是“巧合”,也实在太巧了。有生之年,能认识阿诚这样一个,至少在某些部分,思维方式与自己如此神似的人,真是一件令人惊奇而又惊喜的事情。
&esp;&esp;黎锦之前本来想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esp;&esp;她开口前,仔细想了一下,如果这么一说,难道不是在占阿诚的便宜吗?人家认真说了半天,如果听到的只是一句“我也是这么想的”,也许会感到失落与无奈,不知该如何反应吧。
&esp;&esp;虽然黎锦原本也真的是这么想的,但她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没这样说出来。
&esp;&esp;“阿诚说的真是太好了。”黎锦带着些赞叹的口气说道,“点心铺、食肆这一类的行业,还真不好干啊。”
&esp;&esp;虽然黎锦年纪小的时候总爱整天待在家里读书,之前当将军的日子也同样不常出门,但她依然朦胧有着一种印象:点心铺子或许还好,食肆开起来便是非常容易倒闭的。
&esp;&esp;为什么会有这种印象呢?黎锦想不起来了。
&esp;&esp;“将军过奖了。”阿诚道,“其实,十家食肆,往往倒有□□家,开不到一年便要倒闭出兑的,通常都是这样。只能说这是司空见惯的常事了,没办法的。”
&esp;&esp;“是啊……”黎锦点点头,轻叹了一声。
&esp;&esp;黎锦想了想,又再说道:“我们过去看看吧,看看上面是怎么写的。”
&esp;&esp;黎锦不知道阿诚的视力到底有多好,但是,她在这个稍远的距离,只能看到最上面所写的“出兑”二字而已。
&esp;&esp;白纸黑字的下方写的是什么,以黎锦的目力便看不到了。
&esp;&esp;走近一看,原来这家店铺倒不是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
&esp;&esp;相反上面还写着“旺铺出兑”的字样,也强调了自家过去的生意是如何兴隆。
&esp;&esp;原来,准备出兑这家店铺的店主,是一对老夫妇,在京城已经经营了多年。
&esp;&esp;但他们的儿女成年后却南下而去,在遥远的南方某地似乎还混得不错。
&esp;&esp;最近,他们的儿子特意来接父母养老,父母也有心离开。但若是离开的话,就不能再经营这家店铺,眼下只得出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