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燕太子丹逃亡 > 第三十四章 充实辽东(第1页)

第三十四章 充实辽东(第1页)

听到姬丹说要造新城,荀达大吃一惊。对于这位主子,荀达只觉得他脑子里充满了无数大胆的念头,随时都可能会让他吓一跳。

姬丹看着荀达,没有说话。荀达思索片刻,问道:“不知太子打算造多大规模的城池?”

“方圆十五里。”姬丹平静地说道。

“方圆十五里!这比蓟城还大啊!”荀达惊呼道。

姬丹收回目光,说道:“我昨日去巡视长城,那里有很长一段是建在平原上。如果在上面取一段,这样城池的一边就有了。另外,辽河正好从辽东中间经过,如果靠着辽河建造,其中一边可以慢慢造。剩下两面不过三十里。这样的工程,你觉得要多少民夫才能完成?”

“这个臣不知。不过臣知道,方圆十五里的大城可以住至少十万户人家,而现在辽东总共登记在册的住户也不过六万多户。而且,长城靠近东胡,容易受到进攻。”荀达明显觉得没必要。

“怎么这么少?一整个辽东郡的人口还比不上一个蓟城?”姬丹惊讶地问道。

“太子有所不知,”荀达徐徐道来:“辽东邻近东胡,经常遭受兵灾,所以无人愿意在这里居住。现在辽东一年的税收还不够驻扎在这里的燕军用途,都是靠国家钱粮支撑。”

“哦。”姬丹沉默片刻,说道:“这个城是迟早要造的,不过现在看来是造不成了。”

“不知太子为何非要造此城不可?”荀达奇怪地问道。

“总有一天,我大燕要吞平东胡。到时候,辽东就是人口上百万的大郡了,需要一座大城方可。”

“原来如此!”荀达听了为之一振,顿首拜道:“太子有如此雄心,臣敢不尽股肱之力,以图太子之志!太子勿忧,臣已思得一计,可以在数月之间令辽东人口大量增加。一旦充实了辽东,太子要造城便不在话下了。”

“计从何来?”姬丹一听大喜,问道。

“臣见辽东荒地颇多,不如由此入手……”

每天的早上都是望平城门口人流量最多的时候。这一日,城门口贴了一则告示,下面聚集了很多人,一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正在念告示。

“公告

我辽东郡地多人少,镇边大将军、燕太子有令:凡家中缺田或无田可耕的成年男子,不论籍贯、出生,皆可至辽东郡各地的田部吏处领取良田两亩。

凡得良田者,每年只须服劳役半月。十年内累计两年无人耕种之田地,将被收回。辽东郡土地有限,有意者速至田部吏等级造册!

凡山戎、伊卢等非汉族人若愿弃用本姓,在齐、秦、赵、楚、韩、魏等姓氏中择一为己姓者可免去三年劳役。凡与汉族通婚者,田地将归为其私产,永不收回!

大燕国太子、镇边大将军丹!

这正是荀达进献的充实辽东之计。辽东之地有一半是平原,而且全是黑土地。为了逃难,这些地都成了无主之地,姬丹将它们收回归郡里所有也是理所应当。

辽东的两侧则是山地,里面有很多山戎族、伊卢族等少数民族居民。这些人生活在深山之中,土地贫瘠,日子清苦,多半靠打猎为生。他们想要到肥饶之地来生活,苦于没有地,只好继续生活在山地之中。荀达这一计主要便是针对这些少数民族的人。

另外燕国很多穷人,缺乏谋生之计,很多不得不到大户人家为奴为仆。如今有了这个政策,也都愿意脱离大户人家,出来耕种。

本来荀达建议收取一成的税率,以充实府库收入,但是姬丹觉得钱不是问题。自己从现代社会来,见识的东西多了,随便搬来一样就能挣很多钱。而且穿越前姬丹来自一个农民的家庭,知道农民种地谋生非常不易。

最后一段是后来才加上去的。姬丹怕这里的少数民族多了,最后会发生类似五胡乱华的事情,所以要防范于未然,促进少数民族与燕人融合。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辽东是少数民族密集的地方,如果不能实现异族与燕人间的融合,总有酿成大祸之日。

对于同化异族,姬丹有三**宝:语言、婚姻、利益。姬丹现在就是要从利益上困住少数民族,通过血统融合,最终进行同化。

此告示首先在望平东门贴了出来,姬丹早已差人把文书都准备好了,还特意把田部吏的官员叫到告示边,就等着百姓们来登记了。

本以为告示一出,必应者云集,谁知三天过后,看的人不少,却无人前来登记。姬丹站住城墙上,看着百姓进进出出,心中郁闷,向荀达问道:“荀达,为何百姓无人前来?难道他们连地都不要了?”

“回太子,民以食为天,田地乃是民之根本,岂会不要。百姓之所以还在观望,是因为太子来辽东不久,信义未立所致。”荀达想了想,道:“请太子仿效秦国商鞅故事,取信于民!”

“好!是个好办法!”姬丹立即醒悟过来。

不久,告示被收了起来,城门外不远处树了一根圆木,上面贴了另一个告示。

“太子有令,如有徙此木至西门者,赏金五十两!”

此时正好有几名被遣散的老兵去钱粮吏处领了遣散费,经过此地。这些老兵从来没听说过军队不要他们了,还能领到三个月的军饷,今天却切切实实地领到了,对太子的军令深信不疑。几人见到这个告示,一听是太子的命令,立刻有人愿意一试。

圆木并不大,一人之力便可搬动。那名军士稍一用力,便将圆木扛了起来,从城内一路向西,来到西门,一路上围观的人越聚越多,都想看到结果。

早有官员等在西门,当场将五十两金子交到那人手中。旁边的官员不失时机,贴出那张一模一样的告示。

这回,百姓们终于信了,首先还是那些老兵。他们自己多是无田无产的贫民,见到太子告示,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归宿,当场与田部吏的官员签了契约,领到了襄平城外不远处的两亩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