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力抵挡着如蝗虫般飞来的弩箭,罗成觉得憋气。自己已经中了好几箭,却还没有杀到对方阵前。想当年在扬州比武,自己以一杆银枪挑了十七路反王四十二将,夺得天下武魁!
那是何等快哉!
可如今却要被一干普通将士困杀,罗成越想越怒,就要策马拼死向前一冲!
就在此时,一支弩箭正中胯下战马脑门,战马在丧命前的痛苦挣扎,竟将负载多年的主人摔落在地!罗成落地时银枪微微停顿,也就在这一刹那,他身上已不知中了多少箭!
全凭着一股意识,罗成翻身站起,直面箭雨!
在彻底失去知觉前,罗成奋力将银枪插于地上,支撑着自己不倒。只见他双目圆睁,瞪向冀州军阵!
看着已被射成刺猬一般的罗成,苏定方眼中神色复杂。如今,随着作战武器的不断进步,战略决策已成为战争中最重要的,而凭借一人之勇就可赢得一场战争的时代早已经成为过去。可总有一些绝世豪杰,他们不甘心个人英雄世代的逝去,他们总认为凭一己之力就可胜天。
罗成,你可知道,个人英雄时代已经逝去!
……
两翼是手握横刀、马槊的轻骑军,中间是持着伏远弩的步军。此时冀州军的后队变作了前队,犹如一个张开的巨型口袋等待着秦琼大军到来。
狂奔而来的秦琼疯狂大喝着,毫无畏惧杀向冀州军队。紧随他的骑兵们见主帅杀入,也是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
&ldo;弩弓上弦!……以十大队为一轮各射击一次!&rdo;随着冀州步军统领将军的一声大喝,掌旗兵挥动令旗。九千冀州步兵立刻以四千五百人一轮分为两轮,轮番进行了第一波射击。
疯狂进入的秦琼简直是把唐军带入了地狱:前头的唐军被射杀,可是紧随其后的骑兵们却不敢停下来。只因后队骑兵仍在向前冲刺,如若贸然停下,结局只能是被随后冲至的骑士撞落马下,然后再被无数的马蹄踩成肉酱!
面对冀州士兵手中泛着寒光的弩箭,唐军骑兵狂吼着冲了上来。他们面临死亡之前的怒吼声虽然震撼了不少冀州将士,可是平日的严格训练却没有让这些将士手软。
万箭齐发,无数唐军骑兵惨叫连连,而被射落马下的唐军立即被紧随其后的无数战马踏成了肉泥,再无活命……在这其间,也有极少数当头的唐军骑兵冲过箭雨封锁,来到了冀州军面前,可是不待他们举起武器攻击,就被列阵而待的冀州骑军挥舞横刀斩于马下!
……
两翼的冀州轻骑军在九千步兵的一波射击之后,立即高举横刀杀入战场。
五千唐军骑兵已被弩箭射杀了十之八九,剩下的几乎都以负伤,而其主将秦琼早已血染沙场,冀州轻骑杀入战场就入进了无人之境。八千冀州铁骑以四百五十人为作战单位迅速将本已所剩不多的大唐骑兵分割包围,战事已近尾声!
留下大部打扫战场,苏定方率四万将士迅速杀返潼关!
潼关此时虽有三万守军,可是主将已失,仓促间无人能担当起提调兵马之责,城头防守破绽百出,终在次日为冀州军攀上城楼,大开城门!
潼关失守。
第四卷冀州风云之较量第二十二章扬威海外(11)
就在苏定方率军跃马潼关的时候,李世民发出的加急文书已经借道南诏(今云南地区),再经骠国送到了天竺戒日王手上。十名大唐信使一路历经险山恶水,最终到得天竺时只剩下了三人。不过,此路虽然凶险,但去到天竺曲女城却是比走丝绸之路要近的多。大唐以失去七名信使的代价,换来的就是一个月的宝贵时间!
戒日王从唐王文书中得知大唐已与冀州开战,当下便急报大食国君穆罕默德,与其定下了十天后联军进攻马来半岛的计划。
※※※※※※※※※※※※※
按照赵王李元霸的想法,马来半岛之战不可避免。但是,此仗要打,却一定要极力减少成本,尤其是生命成本……冀州远洋军海外万里远离本土,不论是兵员、还是物资补给都很困难,因此在作战时必须要尽量降低成本。
所以,与别人在战争之前分摊战争经费、在战争中分担生命成本也就成了此战的必须。对此,李元霸心中有一个非常合适的合作伙伴‐‐‐‐东罗马帝国,其时大食人也会将之称做拜占庭。
东罗马帝国与大食国矛盾颇深。大食国在未立国之前,生活在其疆域上的帕提亚人就利用地理和武力优势,截断了中土大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的商务联系,并利用其中间商的身份在其中获取暴利。对此,罗马人十分不满,甚至为此与帕提亚人进行过几次小型战役。现在帕提亚政权已不复存在,但在其故地新兴的大食国要争夺马来半岛,再次担当这中间商的角色。想来,罗马人是不会让大食人轻易得逞吧?
于是,早在大食国袭击冀州远洋军之后,李元霸就派出了使者与东罗马国君接触,并将欲与之结盟对抗大食、天竺的意思转达,东罗马国君立即答应了结盟。其后又经过多次往来协商,双方从各自的实际能力出发,决定将作战范围尽量缩小,而且作战目标也定为狂妄的大食国,把那相对温和、狡猾的天竺国作为威慑的对象。最终在半个月前,双方约定由东罗马军队在与大食国接壤的边境地带制造事端,发起战争。而冀州远洋军将会兵分三路,一路进驻羯荼国,防止大食、天竺再次借道陆真腊、骠国,自陆路进攻马来半岛;另有两路舰队经印度洋西进,一路舰队攻占天竺南部的锡兰岛,借以警告戒日王;一路舰队继续西进,经阿拉伯海直取阿拉伯半岛,协助罗马进攻阿拉伯半岛上的大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