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能逃脱罪责,三人复又陷入沉默。
直至火烛就要燃尽,随着烛芯的变短,烛光越发昏暗。终于,烛芯燃尽,&ldo;啪&rdo;,爆出一个小小的火花,室内随即漆黑一片。
就在此时,短小精悍的佟碧山用力一拍面前几案,&ldo;啪!&rdo;刘罕松与赵通豁然一惊!
只听得佟碧山沉声说道:&ldo;左右都是死路一条,不若搏他一搏!&rdo;
&ldo;怎样搏?&rdo;刘罕松与赵通其声问道。黑暗中虽然看不见二人的表情,但听其声中既有疑惧又有兴奋。
&ldo;哼!&rdo;佟碧山冷哼一声,&ldo;李靖可以如此对付突厥人,我等又如何不能如此对他?……你二人且附耳过来……&rdo;
……
※※※※※※※※※※※※※※※※
李靖在分别警告把持着宋州大权的刘罕松与佟碧山之后,效果非常显著。次日,应发放的粮米款项俱都发放到户,原本虚报的户头也全部被删去,宋州的灾民很快就领了救济的财物,已经开始重建家园。
又过得几日,李靖见宋州局势稳定,流民日渐减少,便与张宽离开了宋州,前往徐州巡察。
刘罕松与佟碧山在相送李靖时痛哭流涕,一个劲地感谢李大人为二人留了一条生路,二人表示一定会痛改前非,竭心尽力为宋州人造福。李靖哪里不知二人的虚伪做作?但河南道灾情严重,需要的是稳定,此时只要二贼子不胡乱动作,李靖当不致于惩治他们。
出了宋州,李靖与张宽缓缓前行,一路巡视着沿途灾情。由于朝廷赈灾及时,措施得力,又有强大的国势为依仗,因此在此百年难遇的大水肆虐之后,河南道没有出现大量流民,甚至大灾之后那必有的大疫也没有蔓延。
此时受灾各地的人们大多数都在着手重建家园,但也有为数不少的百姓拖儿带女,东来西往,投亲奔戚。李靖与张宽在途中与这些人们结伴而行,从他们口中亦得知了不少各地的情况。
这日,眼看再有二十里就要到达徐州,李靖与张宽将马儿上帮助百姓驮负的物件卸下。二人告别了结伴而行的百姓们,上马而去。
前行十里,李靖与张宽来到一座大山前,只要翻过此山,就可望见徐州城了。
似乎只要是大山,往往都有匪徒盘踞,此处也不例外。李靖二人行至山腰,便有一伙蒙面匪徒出现。匪众约有五十来人,其中居然有十余人骑着马。他们放过了山路上那些往来的百姓,单将李靖二人拦住。
一个似是匪首的蒙面汉子骑着一匹黑马,远远便在喝道:&ldo;嗨!那骑马的两个,留下马匹财物!&rdo;
张宽握住鞍前的横刀刀柄,喝道:&ldo;兀那贼子!我家官爷正是朝廷派下的河南道巡察使,前往徐州巡察,尔等还不让开路来!&rdo;
那匪首听得面前是朝廷官员,却也不惧,反道:&ldo;巡察使?什么狗屁官!小子,老子抢的就是朝廷官员!……哼!听你的言语,是不打算留下马匹金银了?那就老子自己动手罢!&rdo;言罢,匪首挥舞手中大刀,率众攻上前去!
张宽虽然久经沙场,武艺出众,可此时见到几十名彪悍的汉子齐齐攻上来,心中也不由得有些发慌。
张宽喝道:&ldo;李大人,待我抵挡,你速速往来路去吧!&rdo;
李靖面色冷静,道:&ldo;不用慌张,就待在此地,没人能伤得了咱们!&rdo;
那匪首见李靖二人毫无畏惧,既不杀上前来,也不逃去,当下心中不免起疑:难道这二人还在暗中带有卫队?可是……刘大人分明确定只有他二人前行啊!&rdo;匪首禁不住四处扫视,可周围除了十几个吓得畏缩在一起的灾民,并不见有其他人等。不过,即便没有发现异常,这狡猾的匪首仍是放慢了上前的脚步,使得自己落在了围攻的人群之外。
匪众已距离李靖二人不足十步,而张宽已将横刀就手,可李靖却仍是端坐马上不动声色。那匪首一边随众向前,一边留意着四周动静。
突然,匪首听得&ldo;喀嚓&rdo;几声脆响,他立即心生警兆,扭头望去……只见那十几个畏缩的灾民不再畏缩,他们已经悄然分散开,而且,他们每人手中持有一具军用制式折叠连环弩,刚才那&ldo;喀嚓&rdo;的轻响,正是折叠连环弩舒张开的声音!
匪首惊骇之间立即翻身藏于马腹,驱使马儿就往后逃!
这匪首老练,马技精湛,可他那些手下却差的远了……就听得弩箭破空的&ldo;嗖嗖&rdo;声不绝,惨叫声随即响起,几十匪徒瞬息将便被毙命,箭箭正中咽喉!
那匪首仗着一身马技,借用马儿的身体掩护,又见机得早,侥幸得以逃出弩箭射程之外仓惶逃窜。张宽此时方知,李大人原来在暗中领有护卫。他长嘘一口气,道:&ldo;李大人,原来您早有准备!&rdo;
李靖面色古怪,道:&ldo;他们不是我的护卫,他们……应该是监察部的特战队。&rdo;语音中竟似带着一丝无可奈何的悲哀之意。
张宽恍然:原来,每位高官身旁都有监察部的人员暗中监控,即便是位高权重、甚至与武帝称兄道弟的李靖大将军也不例外!……想来,李将军是知晓监察部有人暗中监控自己,所以才对匪徒的攻击无所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