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宋代行书 > 第317章(第1页)

第317章(第1页)

这个时候。朝廷对杨华和王禀的任命也下来了。虽然同为节度使,但杨华头上还戴着一顶东明侯的帽子。品秩比王禀和张孝纯高太多。要想抓权,二人毫无办法。再说。二人感念杨华的活命之恩,就由着他跋扈了。

如此一来,太原的军政三人团相处倒也和睦。街上臭得厉害,杨华和张孝纯、王禀戴着口罩在路上走着。已经是傍晚时候,城中一团漆黑,只几点在前方闪烁。

张孝纯叹息一声:&ldo;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以前读曹孟德这首《蒿里行》时,我是不相信的。东汉末年,全国有户一千多万,生民亿兆。至晋时,北方只剩余一百万户,户口损失九成。我当时就在想,怎么可能那样,一定是史家乱说地。现在再看看太原,也不过是半年时间就变成这样……哎。&rdo;

王禀毕竟是个军人,战场上死人看多了,也没知识分子这么多愁善感,只道:&ldo;张大人莫要感慨,打仗哪里有不死人了。围城战自来就是一种玉石俱焚的打法,大家都是用人命来填。倒是杨侯这什么口什么的好使得很,罩在嘴上,也不觉得臭。若在军中推广,也不怕瘟疫流行了。&rdo;

&ldo;是口罩。&rdo;杨华笑了笑。进太原之后,因为死人太多,他命人将全城的蚊帐都收集起来,让妇女做成后世口罩的样子,以免城中爆发大瘟疫。

不但如此,他还在城外开出一快空地,把埋在城中的尸体都挖出来,尽数焚化了,埋在那片公墓里。

杨华:&ldo;张大人,组织人手焚化尸体的事情还需要抓紧办理,对了,城中的饮用水就不要用井水了,直接去汾河上游用木桶运输。&rdo;

杨华说这番话完全是一副上司口吻,张孝纯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已经甘心做杨华的副手了。现在太原以北是宗翰的主力,南面是银术可地残军。太原依旧处于包围圈之中,地方政务也得服务于军事。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再说了,所谓节度使,按照宋辽金宋初承五代旧规,节度使除本州府外,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称为支郡,辖区内的军、政、财权,由节度使独揽。实际上是个半独立的小王国。

后来虽然变成了武将的荣誉称号,但现在太原处于金人的包围之中,就算朝廷要调杨华的龙卫军离开,也没有可能。

可以预见,在金军没有撤出山西之前,杨华就要在太原做这个实授地河东节度使,这一点不以人地意志为转移。

于是,张孝纯很自然地适应了这个新局面。点头道:&ldo;好的,我这就去找你手下地管制使们商量下安葬死者事宜。不过,有两个问题。一,有不少百姓不愿意火葬死者;二,你说要用石灰在城中消毒,一时间也弄不到那么多石灰。&rdo;

杨华想了想,说:&ldo;不能土葬,尸体会污染地下水。引起瘟疫。我没办法,你是知府,你来想。我只要结果,不要理由。其次,石灰,还怕找不到石灰吗?马上组织人烧。&rdo;他指了指街上满地的石头,说:&ldo;这些都是原材料,就地取材。&rdo;

围困太原八个多月,金人把方圆百里之内地石头全用投石车扔进城来。现在,满城都是石头。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原城周遍,山石都以石灰岩为主,正是烧制生石灰的好材料。

&ldo;好,我想办法去说服百姓。&rdo;张知府点点头,因为戴着口罩,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含糊:&ldo;听说朝廷的制使要来了。&rdo;

杨华随意地说:&ldo;是,我也是刚听隆德府那边快脚递地消息。大概是我和王将军的的正式任命下来了。怎么了?&rdo;他发觉张孝纯的面色有些古怪。问。

张知府说:&ldo;杨侯大概还没想到那一层,历来我朝大将出征朝廷都要派遣文人监军的传统。这次颁旨,监军已经随队前来了。&rdo;

&ldo;监军就监军吧。&rdo;杨华不以为然。

龙卫军这半年来好生兴旺。随着西军的覆灭,已经独立支撑起山西战局。又这么一支军事力量孤悬晋阳,换成任何一个皇帝,也会担心到失眠。监军早晚要派,没办法回避。笑了笑,杨华说:&ldo;若真要派监军,我倒希望派张大人。&rdo;

张孝纯苦笑:&ldo;杨侯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开这样的玩笑。我听信使说,这次来太原的监军是一个叫黄彦节地内侍。&rdo;

&ldo;哦,没听说过。怎么了?&rdo;

&ldo;阉狗!&rdo;张孝纯咬牙切齿

王禀的脸色有些不自在起来,他是童贯的老人,张知府现在骂太监,把他也捎带着骂进去了。

&ldo;呵呵,原来是个太监啊。&rdo;杨华倒不觉得意外。李纲被贬之后,朝廷政局有了剧烈的人事变动,原先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均势一下就被打破。不久,徐处仁、吴敏罢相,唐恪取而代之;许翰罢同知枢密院事,聂山、陈过庭、李回等得以进用。言官们又提起了徽宗内禅的旧事,指责吴敏当初主张徽宗让位,是秉承蔡攸的密旨;当初他能任门下省侍郎,也是蔡攸矫诏为之。这一盆污水泼过来,吴敏简直就是&ldo;六贼&rdo;的余孽了!

天下人都知道,吴敏是李纲的政治盟友,清算吴敏也就是清算李纲,清算李纲也就是清算主战派。

现在,朝局已经彻底被那批懦弱无能的主和派文官把持了。这些人在争权夺利时奋勇争先,上阵杀敌惟恐在前。要让他们来太原前线,简直就是要了他们地命。所以,一说往太原派监军,所有的文官都躲了。最后,这个任务就落到内侍们头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