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清瑶觉得自己挺低调的,不知道对方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名号的。
而且听对方的语气,好像早就知道她,而她也好像早就大名鼎鼎了。
“正是臣女。”
心里猜测着眼前这位大人的身份,还在纳闷。昨天的封赏也没说过她的功劳,要是在大街上有人认识她,她也不会觉得这么奇怪。
这儿可是皇宫,能见到皇上的大臣,至少不得是尚书阁老这种人物?
见她虽然是第一次进宫,态度却不卑不亢,老者心下满意,继续捋胡须,还呵呵笑着说道:“老早就听说过你,今个儿可算见到真人了,我还有几个问题想跟你讨教一下,你这就送上门来了。”
正说着话,内侍推门出来,对着他说道:“班大人,皇上宣忠义侯和长安郡主觐见。”
邵云舒联想到一个人,朝他拱手道:“原来是工部尚书班大人,晚辈方才无礼,还请见谅。”
班健安瞧着他笑道:“不算无礼,是我自己没说名姓。你们是一起的?”
邵云舒点了点头,拱手告辞道:“不耽误班大人了,我们先去面圣。”
班健安点点头,调转脚步重新迈进御书房,一边走一边说道:“正好,我还有事儿没说完呢,咱们一起。”
看这位班大人进御书房像回自己家一样随意,殷清瑶心里赞道,到底是在官场浸染多年的人呐,有底气就是不一般。
内侍让开位置,邵云舒握了握她的手,牵着她进了御书房。
他掌心的温度很热,殷清瑶平复了一下心情。
御书房内温暖如春,散发着淡淡的龙涎香的味道,从进入御书房眼睛就没敢乱看,始终低眉垂目,看着眼前干干净净的地板和三米之外明黄的帷布。
“微臣(臣女)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面见君王要行大礼,额头贴在地板上,就算再不习惯行五体投地的大礼,这会儿也得习惯。君权至上的世道,容不得谁特立独行。
头顶响起轻笑声,一道陌生的男声对着旁边人调侃道:“就是这两个小辈斩杀了明王那样的人物?你眼光不错。”
另一道声音很熟悉,是太子。
“父皇,人还跪着呢,您别只顾着说话。”
“多跪一会儿你又心疼啦?”
“皇上,您有话赶紧说,老臣还等着请教问题呢!”
这次说话的是刚才进来的班大人,君臣父子之间十分和谐嘛……
威严的声音这才对他们二人说道:“平身吧。”
“谢皇上。”
殷清瑶微微抬头,瞧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太子一身艳红的龙纹常服站在皇帝身侧,父子两人长相相似,不过一个看起来威严,一个看起来明艳。
急忙收回视线站好。
“健安,你的事儿朕不是允了?又折返回来作甚?”
班健安指指殷清瑶,说道:“老臣等长安郡主,想问问她关于修建水库方面的问题。您就当老臣不存在,该做什么做什么就行了。”
皇帝心情似乎不错。
“你这老东西,这么大个人站在朕眼前,光都被你挡住了,朕能当你不存在吗?净说胡话。”
“不过说起来,殷家姑娘功劳还不少,今春大旱,全靠汝宁府的红薯玉米土豆这些农作物,全国百姓才不至于饿死,后来大雨耽误了耕种的时机,满朝官员都料定秋收会减产,没想到反而丰收了……”
“若不是各地的奏折都是如此,朕还以为是下面人糊弄朕!”
班健安拱手道:“都是皇上统领有方,治下有功,太子殿下慧眼如炬,幸识英才……”
“行了,少拍马屁。你一个工部尚书,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儿就行了,天天嘴上跟抹了油一样,油嘴滑舌,让人生厌。”
班健安一点也不害怕,拱手道:“皇上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