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音未落,一旁的林导突然站了起来,说:&ldo;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将不在
凯旋门停留了。我们准备直接去我们的志愿军烈士塔,也叫朝中友谊塔……&rdo;
他顿了顿,看李银珠小姐犹犹豫豫地跟司机用朝语说了几句话后,又回过头来,
对我们介绍道:&ldo;志愿军烈士塔,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丰功伟绩,于1959
年10月25日,在平壤的名胜古迹‐‐牡丹峰的北边建造的。1984年10月25日,为迎
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34周年,朝方还特意对友谊塔进行了改建。现在的友谊
塔是由两层基座和塔身组成,塔上面有红星在闪烁。塔身的前面刻有&lso;友谊塔&rso;的
字样。塔基座的一层正面刻有碑文,左右两侧有描述朝中友谊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勇
士战斗英姿的浮雕。后面有个门可以进入塔的中心,里面的大理石台上摆放着装有
烈士名单的盒子,其中有邱少云、杨根思、黄继光、毛岸英等熟悉的名字。墙壁上
有描绘参战、战斗和战后恢复建设三个场面的壁画。友谊塔总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
米,高30米。为了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日期10月25日,塔身共有1025块花岗
岩和大理石组成。它的周围种有矮松、桧树、木兰等19万余棵花草树木……&rdo;
说着说着,随着一声惊呼,车窗外,那位于平壤牡丹峰山脚下凯旋广场的、高
大的朝鲜凯旋门赫然入目!只见在正午的阳光照耀下,巍然屹立的宏伟建筑熠熠生
辉!基座绿草如荫,附近空旷开阔,在凯旋门下停着一些三三两两的车辆,还有三
五成群的朝圣般的朝鲜民众,以及为数不多的零星旅游团。
也许是想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些吧,在通过凯旋门时,司机有意放慢了车速。我
们便全部饶有兴趣地趴在窗口仔细观看。其建筑共有3层歇山式的屋顶,柱檩之间
配有各式装饰。拱门是朝鲜传统的城门形式,高27米,宽18米,可同时开行几
辆汽车。门柱正面镌刻着白头山、《金日成将军之歌》和金日成投身革命到凯旋回
国的年代&ldo;1925&rdo;、&ldo;1945&rdo;金色字样。其整体格局虽然颇带朝鲜自己的
民族风格,但感觉上却实在是酷似法国巴黎的凯旋门,以至看上去颇有几分眼熟。
在缓慢通过时,我们突然看见了几个正在一侧参观的中国人,而那几个中国人
也很快发现了我们。异地相遇,大家都很开心,隔着玻璃窗,大家便情不自禁地招
手并欢呼了起来。这时,车下有个滑稽的中国中年男子,还出乎意料地在一个一本
正经的表情下,做了个十分庄严的敬礼动作,惹得车内好一阵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