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清军起义 > 第85章 出城决战(第1页)

第85章 出城决战(第1页)

正当革命军紧锣密鼓地进行整编之际,远在安定府的穆堂主正面临着一场艰难的抉择。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毅然决定将麾下两万多兵马迅速分成七个小队,并毫不犹豫地向着清军发起猛烈进攻。

至于为何没有选择据城坚守,原因其实很简单。各路支援部队始终杳无音信,如果再继续犹豫不决,城中的粮食储备很快就会消耗殆尽。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根本无需与清军正面交锋,他们自己就已经陷入绝境。

反观清军这边,则采取了一种颇为狡猾的战术——围而不攻,围三缺一。这种策略使得穆堂主所率军队难以找到突破口,形势愈发危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七路军队的首领之中,竟有足足四位乃是马总门主从云省派遣而来的武艺高强的武师。之所以特意选派来自云省之人,其中缘由错综复杂。原来,云省的起义活动与这位神秘莫测的马总门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话说回来,不仅仅是云省一地发生了起义事件,就连关中地区、西域边陲以及河舟、肃州等地的反叛行动,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这位马总门主暗中操纵的影子。不过,这位马总门主真正公开举起反清大旗,还要追溯到半个月之前,当时声名赫赫的朵隆阿将军不幸在周至中弹身亡,这一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彻底打破了原本微妙的局势平衡。

在此之前,那位名叫马潮轻的总门主压根儿就没胆子造反。尽管心中或许曾有过这样的念头,但始终缺乏足够的勇气付诸行动。即便是在整个天下局势已陷入混乱不堪、基本盘摇摇欲坠之际,他依然按兵不动。

要知道,在他之前担任总门主之位的前四位前辈所经历的种种事例历历在目。

其实是在同治初年的时候,当时云省起义军的杜大帅亲自邀请他一同举起反清大旗,然而面对如此诱人的机会,他却心生怯意,不敢轻易应承下来。

不过,他倒也并非完全置身事外,而是采取了一种迂回策略——仅仅通过远程指挥和操纵其他地区的起义军来对抗清朝统治,自己则稳稳地坐镇于无中府。

由于长期以来在西北地区苦心经营,马潮轻的影响力可谓与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首领洪秀全不相上下。西北地区的清军驻军营几乎全都被他收归麾下,成为其忠实部众。正因如此,当他最终公然宣布反清之时,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极为惊人。从北边的银川府一直延伸至南边的天水府,西边的肃州府再到东边的安定府,这一大片区域内的绝大部分县令以及驻军千总纷纷响应,毫不犹豫地选择反叛。

然而,唯有西北关中地区的起义军并未听从他的号令,至多也就是与其达成某种形式的联盟罢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西北地区的普通民众对于马潮轻其人并不认可,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立场。所以后来,左祖棠在处理这些叛乱时,采取了区别对待的策略:对于关中起义军,更多是以安抚为主;而对于其他地区的起义军,则坚决予以剿灭。

实际上,如果他能够更早一些发动起义,并与太平军以及捻军联手合作,或许就不会落得最终孤立无援、独自苦战的境地。

至于联合远在云省的起义军,实在是太过困难且不切实际了,因为云省内部本身就是一片混乱,各种问题纷繁复杂,根本无法迅速有效地整合力量。

此时此刻,人们不禁心生疑惑:为何马潮轻没有派遣军队前来援助安定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南下的北地府府城尚未被攻克,南下的道路因此受阻,难以通行;其二,如果向东部安化,彭阳一带去支援,中间还横亘着另外一伙自成一体的武装起义军——由董福祥、李双良和张俊领导的起义军。

这支起义军跟随环县县令才刚开始起义,已经占据环县,彭阳等地,实力不可小觑,拥兵好几万,但是董福祥并不服从他这个总门主。

如此一来,即便马潮轻有意支援,但碍于现实困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算穆堂主不再听从他的命令指挥,但归根结底,穆堂主仍是他的部下呀!

值得一提的是,穆堂主也曾尝试派人向北方董部请求增援。只可惜,此时董部自身内部尚未实现完全的统一。其组成人员极为复杂多样,既有哥老会成员,又有土匪流寇,还有来自关中地区溃散的士兵,甚至连清军的地方驻军,衙役,团练都掺杂其中。在这种情况下,董福祥很难做到一人独断专行、掌控全局。而这一局面,也成为了日后董福祥的老父亲选择直接投靠清军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时安定城门打开,起义军从四门鱼贯而出,准备与清军展开野战,决一死战。

陶茂陵此时在东门,雷镇绾在北门,穆屠善在南门。

清军士气高昂,他们在城门前列阵,与起义军对峙。陶茂陵挥舞着旗帜,指挥着清军前进。雷镇绾则率领北门的清军发动冲锋,他们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穆屠善在南门密切观察着战局,他准备随时接应其他方向的友军。战场上杀声震天,双方激烈交战,一时间难分胜负。

起义军没有进攻南门的主力部队,他们不傻,先消灭东门和北门的两部偏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