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都很听话,学着晏鹤年的姿态享受旅程。
白天,他们站在甲板上,看来往船只的招呼声、听岸边的买卖吆喝声;夜晚睡在船舱里,听水声摇橹声,声声入耳。
也许是水乡孩子的天赋,他们天生喜欢水,喜欢轻轻摇晃的船,没有晕船等不适。
最让他们新鲜的,是放鱼鹰打渔。
“那些鱼鹰真听话啊!扑通扑通钻进水里,就把鱼叼出来。鱼像下冰雹一样啪嗒落在船上,尾巴不停地拍打……”
小孩子们觉得,将来不中状元,就在运河打渔也不错。
晏鹤年含笑看着小孙孙们,目光望着岸上的景色。
那个躺在运河边的小村庄,如往昔一般平静,成群的鸭子“嘎嘎”叫着从小溪游进运河,又钻进水草芦苇丛中。
常欢兴奋地大喊:“到了!到了!”
他这么一喊,把芦苇丛中的野鸭子吓得扑腾乱飞。
“哈哈!到时候带一支鸟铳去打野鸭子,让我爹做成卤野鸭子。你们不知道,我爹做鸭最拿手。”常欢叽叽呱呱比鸭子还吵。
岸上的人似乎不知道这艘是晏阁老的船,依旧自顾自地说话。
“近来城里的猪头是不是贵了?”
“贵了!都说买猪头祭祖,保佑家里也出双首辅。”
“那咱们得赶紧多订几头……”
几艘船在小村庄的码头靠岸。
岸上的村民忽然跳起来,哈哈大笑:“放鞭炮!敲锣打鼓!咱们家阁老回乡了!”
谁说我们不知道?
船到高邮就有人赶回来报信了!
故作淡定在岸边闲谈,就是要给阁老一个惊喜。
一个又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晏鹤年的面前。
黎大的头发已经花白,拍着胸膛说:“船已经准备好了!兄弟们时刻准备着!六哥,啥时候带我们去打渔?”
“去,就去。”晏鹤年昂首挺胸。
王二也跳出来:“大当家!你要不要去看安世?他的桃花酿香得很!”
安桑,故乡的桃花已经开了,你还不回家吗?
晏鹤年神色动容,笑着说:“我要去……去带他回家。”
兄弟们欢呼:“太好了!海里的鱼都在等大当家呢!”
“大当家,你还记不记得巢湖的孙二娘啊!”晏松年也跳出来。
晏鹤年:“你凑什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