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考试准备的,怎么样了?&rdo;
见张涵不说话,张超岔开了话题。汉代察举,是以荐举加上考试的办法,相辅而成。张涵被举为茂才,还要经过公府的考试,合格过方会正式授职。察举的考试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对策」,即命题考试;另一种是「射策」,抽签考试。张涵举茂才,是用对策考核。
&ldo;考试不是问题,有时间翻翻书好了,怎么?要给我压题嘛?&rdo;
命题考试的题目不会太偏,也不会过难,张涵熟悉典籍,不敢说倒背如流,也不怎么把考试放在眼里。临考试前,再翻翻书,应该就没问题了。
&ldo;压题,我不会!不过,也没关系,不行的话,还可以去西园……&rdo;
&ldo;……&rdo;
张涵忍不住摸摸鼻子,顺便送了个白眼给张超。
别看张涵初到雒阳,大名鼎鼎的西园,他还是听说过的。
今年,灵帝在西园开办了一个官吏交易所,明码标价,公开卖官。不管是不是正常升迁,灵帝一视同仁,通通收费。然而,举官终究被视为正途,与买官大不一样。就连灵帝对正途升迁者,价钱上都有所优惠,社会舆论可见一斑。所以,哪怕张涵考试不合格,也可以多花钱去买官,张涵仍旧打算走正途,不到万不得已,尽可能不去买官。
列侯张让的府邸前求见的人很多,张涵去的已经够早的了,依然在张府门前看到了数以百计的牛车和马车。黑压压一片,堵塞了道路,很有震撼力。眼看进不去,张涵也没有下车,命刘文标把贴子送了进去,与张大木管家约好了时间地点,就把给其他仆从捎来的&lso;家乡土特产品&rso;留下不提。
张大木与张平交好,张家又舍得花钱,每逢年节都礼物不断,闻知张涵到来,很是关心,细细询问了刘文标好一阵儿,与他约好了三天以后,张涵到张大木家中拜访。三日后,张涵准时到张大木家中拜访,顺便给他捎去了大批&lso;土特产&rso;。来而不往非礼也。张大木也投桃报李,在张涵临走的时候,送了他一份对策。张大木是一番好意,张涵心里暗骂,也只能满脸堆笑着收下了对策。这些都是后话,细枝末节略表一下,不必多说。
&ldo;晚辈张涵拜见世伯!&rdo;
虎贲中郎将何进中等身材,慈眉善目,面带微笑,是个很和善的中年文士。张涵丝毫不敢轻视他,躬身行了个大揖。能够从一个屠夫的儿子走到这一步,并进一步成为执掌天下的大将军,其中有运气的成份,但无可辩驳,何进选择了一条最正确的道路。
【做人要厚道,看书要砸票】
第二章干谒[下]
何进正色,直躯,先受了他这个大揖,然后,一板一眼的回了个平揖。
&ldo;伯润,我与令尊素来交好,你就和我的子侄一样,今后就有事情,尽可直说!&rdo;
何进以异母妹妹何氏选入宫廷,有宠于灵帝,而受职郎中。但皇帝的心思变化莫测,像何氏这样的人多了。何氏初时也不过是个美人,又是屠户出身,何进在雒阳并不得意。为了固宠,他还要拿出大量钱财去贿赂宦官。对于张平的善意,何进知道是看好何氏。不过,张平与张让关系密切。何进不仅需要张平的钱财,其时也需要借重张平的关系。双方遂一拍即合,结为好友。
待到前两年,何氏生下皇子刘辩,被封为贵人,何进也水涨船高,由郎中而虎贲中郎将。其中,未尝没借助于张平的钱财。雒阳酒楼几乎把每年的三层收益,都花在了何进身上。这笔钱对张让来说不算多,却是何进的重要财源了。
现在,别看何进升迁了,想要更进一步,需要钱财的地方多了。加之,张平这些年来雪中送炭,又别无所求。何进知其心意,心中也很是感激。如今,张平来信请他照顾一下儿子,何进自然责无旁贷。况且,何进出身低下,即便心胸开阔,私下里也隐以为憾。张涵薄有声名,驺县张氏世代衣冠,张涵一来就以晚辈自居,恭恭敬敬地给他行礼。因此,何进对张涵的第一印象便非常好。
&ldo;世伯有言,晚辈敢不谨尊台命!&rdo;
何进说的亲热,张涵并不曾稍有怠慢,躬身谢过何进好意。观何进举止,行动莫不合乎礼仪,张涵就知他遗憾自己出身低微,故而很注重礼节,所以,说话虽亲近,举止却谨守着晚辈的礼仪。
果然,何进见此,愈发的欢喜,兴致勃勃地与张涵唠家常,张平的身体如何,农庄的收成如何,张园的景致如何,雒阳的奇闻轶事,朝中大人们的派系等等,介绍他的儿子们与张涵认识,并执意留张涵吃饭。
张涵爽快地留了下来,何进前途无量,他应该与何进打好关系。然而,在张涵的内心深处,他并不愿意留下来吃饭。何进表现的,就像个和善的大叔,是真的把张涵当成子侄了,张涵有点不安,先知先觉有时侯也是一种负担。
从雒阳城南开阳门出发,南行八里,就是大汉国最高学府,古代世界空前绝后的中央大学‐‐太学了。
张涵自何府回来,就有些郁闷。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张涵知道自己不是救世主,不破不立,想要改变这世界,想要做番事业,想要好好活下去,必然要牺牲一些人,虽然在需要的时候他想都不想就会做出决断,但细想起来,他还是不喜欢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