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李鸿章传谁写的好 > 第22章(第1页)

第22章(第1页)

第六章甲午兵败骂名如潮场

61节作为中日病源的朝鲜问题

朝鲜一直是中华帝国的藩属国,同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清政府也一直重视朝鲜,因为朝鲜是距离北京最近的邻国。如果朝鲜发生事变,直接影响着大清帝国的安危,正所谓唇齿相依,唇亡齿寒。19世纪70年代之后,朝鲜成为东西列强都想争夺的目标。对朝鲜最为垂涎的当然就是日本了。通过在琉球和台湾问题上的较量,日本窥到了清廷的软弱与无能,决定对朝鲜展开行动。

1875年9月20日,日本派出一个小军舰&ldo;云扬&rdo;号进入朝鲜江华岛附近测量,朝鲜军队给予还击。日本以此作为借口,在1876年初,派出一支军队在釜山和江华岛示威。逼迫朝鲜和日本签订通商条约。然后派出外务省大臣森有礼和清政府交涉朝鲜问题。森有礼对李鸿章说,如果中国认为朝鲜是自己的藩属国,就该下令叫朝鲜和日本签约。否则,日本就会攻打朝鲜。李鸿章表示,日本侵略朝鲜是不对的,但朝鲜有自己的独立主权,中国不好干涉朝鲜签约事宜。

李鸿章当时不愿意担负起保护朝鲜的责任,是因为那时的大清国难以自保。他当时正在处理马嘉理事件,他感到与英国交涉已经是费尽心机了,无暇再去顾及朝鲜和日本的纠纷。李鸿章认为,只要中、日、朝之间和平相处,日本承认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朝日是否通商是无所谓的事。

1876年2月,朝鲜见中国无心出力保护自己,于是和日本签订《江华条约》。在条约里,朝鲜同意开放口岸,日本则声称朝鲜是&ldo;自主之邦&rdo;,和日本享有平等的权利。清政府没有对此发表疑义,日本暗自得意。 1881年6月,美国派薛斐尔来中国联系和朝鲜签立通商条约,找到李鸿章帮忙。李鸿章正担心日本会借机侵略朝鲜,薛斐尔的出现让他心中暗喜。如果美国和朝鲜签约,就会牵制日本的行动。所以,李鸿章对于此事十分积极。

1882年,朝鲜和美国签订条约。此后不久,英、法、德、意也纷纷和朝鲜签订条约。除美国特派一人作为驻朝公使之外,列强皆任命驻华公使办理与朝鲜的外交事务,这等于承认了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对于这样的结果,李鸿章十分满意。

1882年,李鸿章回家为母亲办理丧事期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兵变的军队驱逐国王李熙,攻进日本使馆杀死多名日本人并烧毁使馆,李熙的父亲、大院君李罡应重新掌权。

中国和日本都迅速做出反应。李鸿章派出淮军先于日本进驻朝鲜,日本也派出军舰来到朝鲜。清政府担心的是,朝鲜因为内部的动乱而导致日本有机可乘,所以采取军事行动,帮助李熙恢复王位。日本由于晚来一步,没能借机侵占朝鲜,心里十分懊恼。日本只好借机提出朝鲜赔偿损失。朝鲜同意给日本赔偿损失,并允许为维护安全日本使馆可以驻兵。

守孝百日的李鸿章回到天津,他深深感觉到日本对于朝鲜的威胁近在眼前,开始着手加强对朝鲜的控制。清政府与朝鲜签订新的条约,在朝鲜取得宗主国的诸多特权。此外,李鸿章还派兵驻扎朝鲜,并在很多方面给朝鲜以支持,希望能牢牢地把朝鲜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日本看到清政府在此次事件中的强硬态度和果断措施,暂时收敛对朝鲜的行动,转而等待下一个合适的时机。日本人还对朝鲜要员鼓吹朝鲜应该独立自主,应该放弃和中国的藩属国关系。日本可以退还部分赔款,帮助朝鲜独立。这样,在朝鲜内部逐渐地形成了一股亲日势力,他们决定效仿日本,开始政治维新。

在日本人暗中支持下,1884年12月,朝鲜发生&ldo;甲申政变&rdo;。亲日派的金玉均等人在日本兵的帮助下打入皇宫,劫持国王李熙,并准备另立幼主。在没有得到李鸿章命令的情况下,驻朝鲜的几位清军事将领商量对策。在袁世凯提议下,清军迅速采取行动。袁世凯带领朝军和清军在三天之内打败日军,平定政变,李熙又回到王位。袁世凯在此次行动中的出色表现,开始受到李鸿章的重视。&ldo;甲申事变&rdo;之后,袁世凯向李鸿章建议说,应该抓住时机稳稳地控制朝鲜。具体办法是对朝鲜设立&ldo;监国&rdo;,并派重兵进入朝鲜,然后再和日本谈判。袁还指出:日本并不比中国强,它敢于如此嚣张是因为知道清政府懦弱,不敢开战。如果我们强硬,日本就不敢造次。事情果然让袁世凯说对了,日本人要求朝鲜赔偿损失。当时,和法国开战的福建水师在马尾全军覆没,李鸿章和清政府对于朝鲜问题并没有,及时打击日本嚣张气焰。而是息事宁人,任由朝鲜和日本签订了对日本赔礼的条约。

李鸿章的一味忍让,大大激起日本的狂妄野心,他们看到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害怕打仗的弱点,在1885年2月派出伊藤博文来到中国专门和李鸿章进行朝鲜问题的谈判。在谈判中,李鸿章同意:如果朝鲜发生事变,中日双方如若派兵到朝鲜,一定要照会对方政府。这样谈判的结果,一方面是中国允许日本可以在朝鲜事变时派兵到朝鲜,另一方面是中国失去了只有宗主国才应有的派兵特权。伊藤博文为日本了解中国对朝军事动向找到了最好机会,为日本侵略中国做好了埋伏。在和伊藤博文的交往中,李鸿章感到伊藤博文并非等闲之辈,中国防范日本侵略十分必要。但是李鸿章没有预想到在以后和日本的交往中,日本的狡诈多变远甚于西方列强。这种耽于忍让的错误认识与行为,实在是李鸿章&ldo;一生事业扫地无余&rdo;源头,它把李鸿章一次次逼进了人生的绝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