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局长说的十五公里,仅仅是直线距离,在平地越野车行驶也就是十分钟,可是在山上不那么容易,樊厅长也就不强人所难,他拿起望远镜。
县长何惠明把另一个望远镜递给市长祁连雪,两个人用望远镜观察冷龙岭雪山。
市长祁连雪俨然就是决胜千里的将军,他举起了望远镜。
引流工程已规划了十五年,老岳父曾经的市委书记徐民意夙愿没有完成。
论公事,隧洞工程是金城市一件大事,今天要他来完成,人生能有几回搏,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为金城市办一件大事,机遇交给了祁连雪,他要抓住机遇。
论私事,他也是报答老市委书记徐民意的知遇之恩。
此时祁连雪无言的感情涌上心头,市长祁连雪看到的,不是冷龙岭雪山水木雪莲隧洞。
而是想起自己的十八岁,他在学校吃不饱肚子,每顿只喝一碗白菜汤,吃两个馍馍。
到今天草原上,吃大煮牦牛骨头也不香了,十八岁繁重的学习,两个馒头还是叔叔接济的面粉。
祁连雪故意在视察队专家面前,慢悠悠观察,给人以一种神秘感。
亲人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每年暑假,两个哥哥已分家。
割麦子一点也不给他帮忙,祁连雪和母亲收割小麦,那种滋味,那种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为了缓解生活的压力,妈妈还是希望多种几亩地,可缺水啊。
市长祁连雪又想起他拿起镰刀,刚开始还跟着妈妈佝偻的身体。
与其说割小麦是个体力活,还不如说是个技术活,不一会儿就掉在妈妈后面,看着妈妈用大襟袖子擦脸上的汗珠,舍不得休息。
祁连雪就心如刀割,他想加快割麦子的速度,不曾想割破了手指,血茵茵的洒在金黄色的麦田上。
没有人给他们做饭,饿了啃一口干馍馍,喝一碗凉水。
早晨五点起床,下午九点黑夜才回到家,一丝倦意萦绕在心中,趴在炕头上睡着了。
凌晨五点,还是妈妈叫醒睡着香甜的祁连雪。
他又爬起来,收割小麦,唯恐慢在邻居后面,他在村民眼里就是懒汉。
再说小麦粒也禁不住一场风,麦粒洒在田野里,那心疼,只有种过地的人才能领会,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小麦粒不会自己爬到粮仓里,而是有一万株,汗水洒在田野里。
那种苦,只有自己知道,连他唯一的亲人两个哥哥都不帮助他,他还能指望邻居吗?
还是他的小叔,拿起了镰刀,站在他的后面······
每一个被寄予厚望的草根书生,当他功成名就之时,就注定在欠债与还债中度过一生。
哥哥不帮助祁连雪,不等于叔叔不帮助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叔,我看到了养育我们生命的冷龙岭雪山。
“我们····”
祁连雪忘情的轻轻的叫了一声,他为自己的失态而有点羞愧,祁连雪放下了望远镜,水利局长董旭跑过去,还以为祁连雪有什么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