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条“大龙”是运河、那一条“大龙”是黄河,而着着进逼,到处流窜的是捻军。他不善于下“杀棋”,从僧王殉难以后,他更体悟出知拙善守,稳定待时的道理。
然而旁观者都不以为然,包括他一手提携,认为可付以衣钵、畀以重任的李鸿章在内。
除了战事,还有一件事也引起了朝野震动,同文馆!
同文馆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拟定章程,奏准设置,这是恭亲王自觉办洋务以来的一大进境。从同治五年开始,最初是派遣官生赴欧洲各国游历。
接着在福建马尾设厂造火轮船,并且特别打破省籍回避之例,简派沈葆桢为船政大臣,得以专折奏事,此外曾国藩、李鸿章先后在上海等处设立机器局、制造局。
讲求坚甲利兵,“师夷人之长技以制夷”,这样就必须自己培养人材。因此在恭亲主看,设立同文馆原是顺理成章的事,不想会遭致守旧卫道之士,群起而攻之为后快!
也许是章程订得不妥。原奏是“咨取翰林院并各衙门正途人员,从西人学习天文算法”,在正途人员看,这是极大的侮辱。
两榜进士出身是正途,而翰林则金马玉堂,更是清贵无比,三年教习期满,开坊留馆,十年工夫就可以当到内阁学士,内转侍郎,外放巡抚是指顾间事。
不然转为言官,翰林出身的“都老爷”,王公勋戚也得卖账。至不济大考三等,放出去当州县,也是威风十足的“老虎班”。现在说是要拜“鬼子”为师,把“正途人员”真糟蹋到家了。
因此老早就有一副对子,在私下传送。把军机大臣连恭亲王一起骂在内,叫做:“鬼计本多端,使******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
同时又有个御史张盛藻奏谏,说是“天文算法宜令钦天监天文生习之,制造工作宜责成工部督匠役习之,文儒近臣,不当崇尚技能,师法夷裔”,在京朝士大夫间,传诵甚广,认为是不可易的“玉论”。
宝鋆突然想起一件事,但转念又觉得不宜说给恭亲王听,所以欲言又止。
“怎么回事?”恭亲王的神色很认真,“外面有什么话,你别瞒我!”
“也没有别的,无非文人轻薄而已。”宝鋆答道,“有人做了两副对联,一副是:”孔门弟子,鬼谷先生。‘“
“还有一副呢?”
“也是四言句,”宝鋆念道:“‘未同而言,斯文将丧!’”
“文字对仗的挺好!”恭亲王听后冷笑一声说道。这些笑骂反对,原也在恭亲王意料之中,使他动肝火的是,倭仁领头反对。
恭亲王说道,“有些都老爷哗众取宠,不足为奇,他是大学士,不就是宰相吗,一言一行关乎大计,怎么能这么糊涂——真是老糊涂!”
宝鋆接着说道:“那个折子,已经搁了两天了,听说还有一个折子要上,该怎么办?得有个定见。我看先要驳他一驳!”
恭亲王想了一会儿,嘴角浮起狡猾而得意的笑容说道:“他不是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吗?那就让他保举好了!“
“妙!”宝鋆抚掌笑道,“请君入瓮,看他如何?”
“还应该这么说,他如以此举为有窒碍,当然另有制敌的好办法,请他拿出来,我们追随就是了。”
“这个说法也甚妙。不过,我看此事要跟博川仔细商量一下。”
“当然。”恭亲王答道,“你那里派人通知他,明儿早些个到里头,大家先谈一谈。”
第二天刚亮,恭亲王就已进宫,而文、宝、汪三人比他到得更早,看样子已经谈了一会儿,说的还是战事。恭亲王便只谈同文馆的事。
文祥皱着眉说道:“也不尽是功名利害之念,还有门户之见、意气之争,加上倭翁门下有位,守旧守得莫名其妙的人在,事情自然更难办了。”
大家都意会得到,那“莫名其妙的人”是指以《太上感应篇》为大学问的徐桐,“此人何足挂齿!”恭亲王满脸不屑的神情,“翁同和怎么样?”
宝鋆轻蔑地说道:“凡是可以标榜为正人君子的事,他是没有不赞成的。再说,他那清华世家,叔侄状元,肯‘拜异类为师’吗?”
“这就不去谈他了。”恭亲王转脸又问文祥,“怎么说还有‘门户之见’,什么‘门户’?”
“‘朱陆异同’不是‘门户’吗?”
所谓门户,说穿了就是理学向来以程、朱为正统,视陆九渊、王阳明为异端,学程、朱的只要能排斥陆、王,就算卫道之士。
倭仁是程、朱一派的首领,而徐继畬是讲陆、王之学的,博览通达,不肯墨守成规,无怪乎那班“卫道之士”跟他水火不相容。
恭亲王勃然作色:“这叫什么话?打我这里就不能答应。程、朱也好,陆、王也好,贵乎实践,请他们来试试看!”
众议纷纭,且不论是非,要消除阻力,亦不是一味硬干所能济事的。
而且倭仁是慈安太后秉承先帝遗旨,特简入阁的大臣,不到万不得已,亦不宜予以难堪,因此都认为忍下这一口气,尽量采取比较和缓的办法解决。
当天便由恭亲王照此入奏,慈禧太后立即点头认可,她对这方面完全信任恭亲王,因为她虽讨厌洋人,但赞成总理衙门原奏中“师夷人之长技以制夷”的宗旨。
这几句话,却很合她那争强好胜的性格。而且洋人枪炮,足以左右战局的情形,这一点她也是非常了解的。
从养心殿退了下来,文祥、汪元方两人,衔命到懋勤殿去访倭仁,传达旨意。倭仁拙于言词,开口“人心”,闭口“义理”,几人谈了半天,不得要领。
转眼半个月过去,倭仁依旧受那班卫道之士的拥戴,“力持正论”,而“加按察使衔”的“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为了襄助筹办同文馆的事,却起劲得很,天天穿了三品官服到总理衙门去“回禀公事”,请教习、选教材、定功课等等,一样样办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