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第六十五章:东西遥望,一如当年()在陈英与曹叡的考虑中,无论他们最后是否成功除掉司马氏,曹氏都不可能再当皇帝了。
因为他们依仗着的“世家”不允许。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曹髦”与“曹叡”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中原父子关系,虽然他们之间看似没有多少的沟通交流,但曹叡却并不想要因为自己的“执念”而毁了自己孩子的一生。
他在位的那些年间,已经看到了魏国以及大汉的结局。
灭亡。
这是必然的。
曹叡熟读史书,甚至可以说是汉末三国时期最聪慧的一位帝王了。
他从史书中看到了天下的走向以及结局,他明确的判断出了最后的胜利者会是“大虞”,而魏国以及大汉必定会灭亡。
无论如何,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当亡国之君。
这是一件何其痛苦的事情呢?
对于一些人来说,当了亡国之君后,依旧可以幸福的生活,甚至可以像是放下一个巨大的担子一样,放松精神,好好的享受。
这种人不会对亡国有什么特殊的悲愤情绪,他们可以接受属下想要复国,甚至可以帮助自己的属下隐瞒。
但他们不会放弃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的所有生活都沉浸在这“复仇”当中。
比如刘禅。
而另外一些人则是不可能接受这种事情,他们只会一心复仇,只会觉着自己的心中充斥着仇恨,最后被仇恨操控,虚度一生。
比如自己的儿子。
所以,在陈英提出了“曹刘合流”的这个可能性后,曹叡几乎是没有什么犹豫的就同意了。
他甚至前往宗祠中告祭了他的父亲——那位夺走了刘汉天子之位称帝的霸主。
然后就乐滋滋的和陈英一起准备这件事情了。
泰始元年,冬末。
在浩浩汤汤的曹魏诛贼、重新夺回皇位的事情生了不到半个月后,另外一件足以震惊天下人的事情又再次生了。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件事情最后会朝着这个走向展。
泰始元年,冬。
大魏天子曹髦宣布还政于汉、还位与大汉天子刘禅,自此之后,去魏帝称号,退为魏王。
请注意。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一个去位诏书的话,也不至于令天下所有的人都为之侧目,觉着曹髦当真是举世无双的豪杰。
他是真的将魏国范围内部的势力全部并入了大汉的范围之内。
一些大汉的遗老遗少们都开始感觉到了兴奋与激动,他们看着这个古老而又雄伟的帝国再次露出了当年那种“纵横天下谁敌手”“荡尽天下何处非汉土”的鼎盛姿态。
许多人甚至在魏国天子宣布退位的时候,来到了高祖庙前,不断的祭拜着高祖皇帝。
长安附近的百姓也是十分兴奋的前往文帝、景帝的庙前,诉说着近一百年来的悲痛与苦难,他们看着这重新建立起来的“大汉”,觉着是否可以期盼着天下再次一统,重归于汉。
泰始二年。
大汉天子刘禅下诏书,改元为“盼同”,取自期盼统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