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哑舍3漫画第三部 > 第43章(第1页)

第43章(第1页)

这句话如同一声闷雷一般,砸在了朱元璋的头顶,让他猛然一怔。

自从当上皇帝以来,隐藏在他心底最深处的,就是无法泯灭的自卑感。

他曾经是一个乞丐,又曾经是一个和尚,但他现在却成了大明朝的皇帝。

在他面前那些臣子们唯唯诺诺,但谁知道他们心底里是不是在死命的嘲笑他?又或者在处心积虑的想要将他取而代之?

所以他才需要那根香烛,需要借助非凡的力量,才能安心。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这时才发现,这个不应该出现在此地的人,整张脸都隐藏在黑暗里。按道理说香烛在他手上,却违背了自然常理,完全照不到他的脸容。看着在猎猎的夜风中也能燃烧的极为平静的烛光,朱元璋推测着,也许此人才是香烛真正的主人,而不是那个又呆有傻的小和尚。

也许因为这样他才把着身赤龙服穿得如此坦荡。

想起之前无数次他尝试着把香烛来在手里,却无端端的被烛火烧伤手,朱元璋把手从腰间的柳叶刀柄上松了下来,抱拳诚恳道:&rdo;重八无状,冲撞了先生。但这根香烛重八向往已久,请先生割爱。&ldo;

烛火跳动了一下,但绝对不是夜风的缘故。

&rdo;这根香烛与你无缘。莫强求了。&ldo;

黑暗中那人淡淡的说道。朱元璋这才发现,那声音听起来很年轻,大概也不过弱冠之年。

朱元璋是绝对不会放过真好的机会,他都不敢自称为朕,从牙fèng间逼出声音道:&rdo;先生若要带这香烛走,重八自是无法强求,但那小和尚……&ldo;他刻意拉长了声音,满意的看着燃烧的烛光剧烈的颤抖起来。

&rdo;那你想要如何?&ldo;那人的语气中带着淡淡的无奈。

&rdo;全凭先生定夺。&ldo;朱元璋回答得极为慡快。话语之中未尽的意思颇有些无赖,就是说咱也是明事理的人,但万事也要讲公平嘛!带走烛也可以,但也要拿差不多的东西来换。

朱元璋说的是理直气壮底气十足,但实际上心里却直打鼓。黑暗中看不到那人的脸色,更是让他好一番揣测,那跳动抖颤的烛光,就如同他的心绪一般忐忑不定,好在让他煎熬的时间也不长,少顷那人便长叹了一声,从怀里掏出一个细长的物事向他递了过来。

借着烛光,朱元璋看到了这是一柄折扇,而扇骨是不同寻常的牙白色。下意识的接过折扇,入手的重量要比想象中的重了许多,扇骨细腻冰凉,令人爱不释手。

&ldo;这是……&rdo;

&ldo;扇之始,并不是引风纳凉之物,而是用苇做成的的权力象征,是上位者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和特权的仪仗扇。&rdo;那人徐徐说道,清朗的声音在夜风里听起来是那么的飘忽不定,&ldo;五明扇,舜所作也、即受舜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rdo;

&ldo;咳,先生,重八虽然学识不高,但也知道那五明扇应该是一种很大的掌扇,这只是把折扇啊!&rdo;朱元璋忍住心中的不满,随意地将手中的折扇慢慢展开,扇骨厚重,扇面是洒金绢,富贵非常。而随着扇面的展开一个端正四方的&ldo;明&rdo;字出现在朱元璋面前。

一个偌大的扇面只有这一个字。背面空白。但朱元璋却异常得喜欢,因为他建立的王朝国号为明。

&ldo;五明,五方为明。这把五明扇自然不是以前那把,只是扇骨是由那柄五明扇的残留扇骨所制。执此五明扇者可明他人说话之真伪,我想,这把五明扇会比人鱼烛更合你的心意。&ldo;那人平静的说道。

&rdo;这么神奇?&ot;朱元璋怦然心动。都说人心难测,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想知道周围的人都对他是不是言行如一。眼睛一转,朱元璋立刻便对那人发问道:&ldo;到底是真是假?那我可要试验一下。先生,请问你是何人?&ldo;

黑暗中,那人无奈的笑了笑,道:&rdo;在下只是一个古董商。&ldo;

朱元璋一愣,这答案可不在他的想象范围内。而且手中的五明扇毫无异状,根本没有任何变化。皱了皱眉,朱元璋继续追问道:&rdo;那你来这里做什么?&ldo;

那人又幽幽一叹道:&rdo;拿回人鱼烛而已……&ldo;

朱元璋一直注意着手中的五明扇,此时愕然发现扇面上的明字竟慢慢地在洒金绢上隐去!

那么就是说真话扇子没有反应,而说假话&rdo;明&ldo;字就会消失吗?

朱元璋急忙抬头,却见那人早已离去,远远看见,那抹烛光就像是被一条赤龙慢慢的叼入了黑暗之中。

&rdo;陛下!陛下!那个小和尚已经抓住了!&ldo;御前侍卫们满头大汗的追上来禀报,他们一不小心发现居然把皇帝给丢了,这可吓得魂飞魄散。幸亏陛下还没走远。

朱元璋再定睛看去,却见那抹烛光已经完全隐入了幽暗的山林中,再也看不见了。

意气风发地摇了摇手中的折扇,朱元璋心情颇佳的一挥手道:&rdo;算了,把他放回皇觉寺,好生对待吧!&ldo;

公元1390年应天府皇宫

朱允炆从大本堂徐步而出,而踏入左右门后,穿过华盖殿,在这个像一座亭子一般,四面出檐,渗金圆顶的大殿侧等待了一会儿,终于看见奉天殿的大门敞开,刚刚下朝的王公大臣们鱼贯而出。

看见他们或诚惶诚恐或劫后余生或精神恍惚的表情,朱允炆在心中暗叹一声。

皇祖父最近处置了李善长,以谋反的罪名。朱允炆虽然只有十四岁,但他却也知道那位已经七十七岁的老人在退隐交还相位之后,就一直韬光养晦,安心休养晚年,绝不会有那种谋反的念头,可就在不久前,李善长被家奴告发而被杀,受牵连的有数名位高权重的侯爵,经过锦衣卫的调查,这件案子一发而不可收拾,到现在受到株连的官员高达三万余人。

据说刽子手的刀都卷了好几把,刑场上流下的鲜血都浸染了地上的石砖,怎么清洗都清洗不掉,就连天上下的皑皑白雪,也覆盖不了那种惨样,落地之后的被染成了暗红色

整个大明帝国的朝廷上下都噤若寒蝉,这不是没有先例,十年前影响颇大的胡惟庸案,就有一万五千人被杀,而现在的李善长案牵连更多,谁也不知道天子的雷霆之怒会持续多久,听说每天来上朝的大臣都会和家人们说好遗言,也许出了门,就再也回不来了。

朱允炆从小就被朱标精心教育,无论言行都学习父亲,相信仁德才是治天下的手段,皇祖父这番作为,在心底里实在是无法认同。

而他的父亲,自然也是无法认同的,在昨日御书房因为李善长一案顶撞皇祖父,他也有所耳闻,他本不想在其中有所瓜葛,但今日大本堂又少了几名学子,其中就有和他交好的程聪,这让他实在是按捺不住。

待上朝的大臣们各自前往官署,朱允炆确定今日并无大臣在早朝上被迁怒斩首,便确定了今日皇祖父的心情应是不错的,放下了心,掉头捡了条路往御书房而去,一路上所遇的太监宫女均侧身低头向他行礼,连侍卫们都没一人敢拦阻于他,他们这些在宫中行走的人好像更能体会到外廷的动荡,连那些高官贵族们都朝不保夕,更何况他们这些下等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