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想起以前吃过的粘豆包。
在北方,粘豆包很常见,是冬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通常在冬天刚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存放在户外的大缸里过冬。
虽然现在还没到冬天,但也没几天了,突然就很想吃了。
记得以前见过做粘豆包的过程,那场景他还历历在目,家家户户都在忙活着打糜子、洗黄米、压面、煮豆子,热闹非凡。
蒸好的粘豆包,金黄金黄、圆滚滚的,吃起来热腾腾,弹性十足,还能粘牙齿。
一闲下来,就容易想吃东西。
易观立刻起床去买大黄米回来泡,泡大半天,洗净晾到半干,磨成面粉,用冷水和面后给它点温度“发酵”。
等发出酸味后,揉好面备用。
接着把红小豆煮熟,捣成豆沙,加入白糖,捏成核桃大小的馅料团。
用揉好的黄米面包住豆馅,搓成豆包形状,放在铺了防止粘连的紫苏叶的蒸笼里,大火蒸二十分钟,出锅时用沾了凉水的小铲子分开放在盖帘上,冷透后保存。
这样做的粘豆包能吃很久。
易观拿出一盒准备送给曲飞和苏泉灵尝尝。
以前的人家通常做好粘豆包,大部分会放在室外的大缸里冻起来,既不裂皮,颜色也新鲜,想吃的时候再蒸一回就行了。
记得小时候大人哄小孩,直接给一个冻豆包让他们啃,孩子们也不嫌弃,拿着就开啃,开心得很。
易观拿了一盘刚出锅热乎的粘豆包蘸白糖吃。
吃完白糖味的,又煎了个,把粘豆包压扁成小饼状油煎着吃,外焦里嫩,别有风味。
后来觉得有点干,就做了碗酸菜汤,边喝边吃,吃得意犹未尽,不一会儿肚子就鼓了起来。
这东西确实美味,但也不能多吃,不易消化。。。
易观美滋滋地吃饱喝足后,就打算出门摆个小摊。
他还顺手添了个大喇叭,录了一句诱人的话:“猜猜我这儿有什么好吃的!”
既然系统都不按常理出牌了,他也乐得随心所欲一番。
拎着大喇叭出去宣传,可比扯着嗓子喊轻松有效多了。
他先在微博上发了个帖子,然后挑起两筐刚出炉、热气腾腾的粘豆包,踏上了“创业”之路。
他没在附近转悠,而是走了一段路,直奔城市的主要街道,到了那儿才按下喇叭开关。
这喇叭声一起,易观瞬间变成人群里的大明星。
好些人的眼睛刷一下就被拽过去了。
就连开着车经过的大哥大姐,都忍不住摇下车窗,想瞅瞅有啥好货色。
说真的,你可别小瞧了人的好奇心。
“哎哟,这位老兄究竟卖的是啥宝贝?”
“不对啊,他在哪儿吆喝呢?我咋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