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战国五大公知百度 > 第51章(第1页)

第51章(第1页)

不平等的社会才是好社会

人离不开&ldo;群&rdo;,即人必须生活在社会中,这个大前提已经明确,接下来的问题自然是,这个群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第一,荀子强调不能平等。

荀老师比较注重观察和归纳。基本上,谈到什么问题,他都会给你举出一堆案例,然后按照优良中差划分等级。

比如士人他是这么划分的:通士,公士,直士,悫士。再比如儒生:大儒,雅儒,俗儒,俗人。

再比如臣子:圣臣,功臣,篡臣,态臣。

再如军队:仁者之兵,霸者之兵,强者之兵,危国之兵,亡国之兵。

再如国家的政策:修礼之政,为政之政,取民之政,聚敛之政。

再如国家的状况,荀老师谈过好多次,细节上有变化,但大框架还是固定的。最好的国家行王道;次一等的国家行霸道;再次的,有时细分为安存之国,危殆之国,覆亡之国等等,有时则混为一谈,不再区分。

可见只要你面对现实,就会发现随便什么人和事,等级是确实存在,不容抹煞的。所以理想的社会也就应该是等级制的。

分均则不偏,埶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埶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曰:&ldo;维齐非齐。&rdo;此之谓也。(《王制》)

名分均等就无法统属,权势相当就不能统一,大家平等就无法指挥。天地一出现,就有了上下的分别;伟大领袖一上位,就有了治国的制度。两个贵人谁也伺候不了谁,两个贱种谁也使唤不动谁,这就是天数啊。大家地位一致,每个人想要的都很多,资源肯定不够,于是就要争,争了就要乱,动乱则意味着穷途末路。古代的圣王,正是为了解决动乱问题而制定了规范,划分了等级,规定了每个等级的权利和义务,使之保持一种对等关系,这才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尚书》中说:&ldo;只讲平等,就没有平衡。&rdo;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荀子提倡的等级制实际是科层制,跟西周的封建宗法制不是一回事。

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王制》)

这个&ldo;义&rdo;,含义跟孟老师说的&ldo;羞恶之心&rdo;不大相同,有点类似责任心。群体内部已经进行了复杂的分层和分工,按照这个划分,每个人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尽这个位置上应尽的职责。这种身份认同,也就是&ldo;义&rdo;。

什么岗位应该尽什么职责,荀老师讲得特别详细,几乎到了不厌其烦的地步。这些内容还是在强调&ldo;思不出位&rdo;,这看上去跟西周的老礼没什么不同。但实际上,荀老师已经作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动。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牛人可以越级提拔,无能之辈不到任期就直接罢免。官二代不守规矩,那就贬为庶人;吊丝很上路子,能胜任多大的官该给就给。

这个意见不讲情面的程度,跟墨子相当,给&ldo;周道亲亲&rdo;(周礼的原则,是亲近自己的亲人)所留的余地,实在有限。孔、孟听了只怕都要皱眉头,他们都是赞同在贤贤和亲亲之间搞折中,而且多少是偏向亲亲的。后世即使是比较推崇荀子的儒生,也说他&ldo;大醇而小疵&rdo;,部分就与这种缺乏人情味的主张有关。当然,这也被认为是法家气。

所以很明显,荀老师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等级之间的流动是很频繁的,和西周的封闭结构很不同。或者这么说,周礼所主张的&ldo;思不出位&rdo;是科长就想科长的事,处长就想处长的事;同时科长这辈子就是科长,处长这辈子就是处长。

荀老师主张的&ldo;思不出位&rdo;,是科长就想科长的事,处长就想处长的事;你要想处长的事,等你当了处长再说。

第三,荀子非常排斥异端。

等级已经划分好,身份认同应该怎样建立?毕竟,不同等级之间待遇差太多,等级间虽然可流动,但进入上层的毕竟只是少数。下面有人不服气是肯定的。

荀老师答:教育,教育不了的就动用刑罚。所谓:

职而教之,须而待之,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安职则畜,不安职则弃。(《王制》)

更重要的是,你遵循这个体制的规范,那么体制内除了君主之外的任何职位,你都可以心存指望。但你要是怀疑体制,发表对体制的不满,或虽无不满,但你的兴趣却会干扰体制,那后果就严重了。

荀老师有雄文曰《天论》‐‐这篇文章在古代未必特别能引起重视,但这几十年来名声极大,夸荀子是&ldo;唯物主义思想家&rdo;,这篇文章被当作是最大的证据。其实通篇看下来,荀老师的最终结论不过是,好好思考体制内的问题就行了。自然的、超自然的东西,根本不值得关心。借此说他有&ldo;科学精神&rdo;,真是天大的误会。

荀子又特别讨厌自己的老乡公孙龙(虽然从来不点名)和惠施、邓析这伙人,抓到机会就要骂,因为他们关心纯粹的逻辑推理,竟常常使得结论和常识经验相悖。所以荀老师又有雄文曰《解蔽》,意思是要把大家从蒙蔽中解放出来。这篇文章强调,自然科学知识不可穷尽,所以掌握得再多,也和笨蛋没什么区别,可见选修理工科的,都是&ldo;妄人&rdo;。学习的最大原则,就是要知道需要学什么,而别的都不必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