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需要三种东西,电,雷汞,tnt。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三种东西很难,但对于江南制造局来说,这三种东西都不缺。
所以,现在江南制造局是处于又先进,又落后的状态。
许多先进的理念,先进的图纸,但是缺乏先进的生产线。
对于海战来说,导线控制水雷是不可能部署的,但对于长江战场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的。
苏曳知道,自己哪怕雇佣尤根伯爵的海盗军团,哪怕租借了英国在上海的战舰,但海军势力还是无法和美俄两国相比。
但是,战场是在长江上。
那就完全不一样的。
海军加军的力量,应该完全势均力敌了。
再加上水雷这个秘密武器呢?
因为没有试过,所以苏曳的参谋部也无法计算水雷带来的变量。
不知道具体战果如何,因为这东西是秘密武器,确实在九江周围进行过许多次实验,但是临近实战的实验,真是一次都没有。
究竟战果如何?尤其是美俄两国海军会不会仔细排雷,全部都是未知数。
尤其是沙俄,之前曾经使用过水雷。
参谋部设想了很多种可能性,甚至站在敌方的角度,构思了许多种战术。
结果……
压根就没有。
美俄两国的联合海军,就这么横冲直撞进入了长江口。
排雷?
压根不存在。
甚至,连这个概念都没有。
徐有壬听到汇报之后,拍着大腿道:“悔啊,悔啊,早知道这样,我们不应该这么谨慎的,应该在距离长江口不远处就大规模布雷的。”
为了保守起见,水师甚至都没有在长江口布雷,而是在距离长江口一百多公里的地方布雷的。
因为担心长江口目标地点太过于明显了,美俄两国海军会仔细检查水文环境。
这两国海军确实也是检查了,但检查得很粗糙。
尽管沙俄海军自己用过水雷战术,但他们内心对清廷充满了藐视,觉得根本造不出来什么像样的水雷,而且这个世界也没有水雷战术的真正概念。
就算有水雷,也大部分是漂浮在海面上,很容易就看出来。
“开火!”
随着一声令下。
长江两岸的地面军队,朝着两国舰队猛烈地开火。
过几百门火炮,同时开火。
“轰轰轰轰……”
战果非常显著。
美俄两国的战舰,几乎是第一时间出现了伤亡。
而且,是不小的战损。
面对这个结果,师长王天扬大喜。
其实,这两年军部一直有一个争论,要不要大肆修建长江口炮台。
就像大沽口炮台那种规模。
苏曳也翻来覆去讨论了很多遍,最终还是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