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贵妃面色平静,未曾想到镇北侯竟然与卫国公府结为一家,两位女儿都嫁入了卫国公府。
她转瞬又将目光投向了坐在姜怀虞身旁的姜心蕊,心中涌起了新的念头:“皇上,既然镇北侯的女儿已经有了心上人,臣妾觉得卫国公夫人的侄女也颇为出色,不如将她许配给端王,作为侧室怎么样?”
晁贵妃瞥向座下的镇北侯一家,暗自思忖:“若能将镇北侯拉入儿子的阵营,端王的势力必将更上一层楼。”她微微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盯着尔康帝。
此时,永乐殿内气氛庄重,皇帝坐在龙椅上,下面文武百官依次排列,晁贵妃坐在皇帝左侧的贵妃位上,神态傲然。
尔康帝微微皱眉,他心中属意七皇子卫奉曜为继承人,对晁贵妃的打算naturally心知肚明。他缓缓开口:“贵妃,你可知镇北侯乃是国家栋梁,他的立场并非你能轻易撼动。”
晁贵妃脸色一红,却仍坚持道:“陛下,臣妾只是想让端王有更多助力,以保我国江山社稷。”
熹妃轻轻一笑,开口道:“贵妃姐姐,你是否太过着急了?端王才刚刚成年,何须急于纳侧妃?再者,我们应尊重每位姑娘的意愿,不可强迫。”
晁贵妃瞪了熹妃一眼,心中不满。她正要反驳,却听郦妃也道:“不错,贵妃姐姐此举似乎太过自大,未曾考虑过其他人的意见。”
晁贵妃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尴尬地低下头。她暗自咬牙,心中发誓:“你们两个联手欺负我,我一定让你们后悔!”
尔康帝见状,心中暗自摇头。他深知晁贵妃的野心,却也无法阻止。他缓缓开口:“贵妃,你若真为端王着想,便应先培养他的德行,而非急于扩张势力。”
晁贵妃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她知道皇帝的话是对的,但她已无法回头。她深吸一口气,道:“陛下,臣妾明白了。但臣妾仍觉得,镇北侯若是能支持端王,对我国江山有益。”
尔康帝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无法说服晁贵妃。他转而道:“既然如此,你便去试试吧。但切勿太过强求。”
晁贵妃得了皇帝的允许,心中大喜。她立即命人去请镇北侯,准备与他商讨此事。
镇北侯收到消息,心中暗自冷笑。他知道晁贵妃的企图,却也不愿得罪皇帝。他走进永乐殿,面见皇帝和贵妃。
晁贵妃见镇北侯到来,立即开口:“镇北侯,我国江山社稷需要你支持端王,不知你可愿意?”
镇北侯微微一笑,道:“贵妃娘娘,老臣自会全力支持我国江山。但老臣认为,端王殿下还需锻炼,不可急于扩张势力。”
晁贵妃脸色一变,正要反驳,却听镇北侯继续道:“老臣愿意辅助端王,但并非是因为贵妃娘娘的请求。而是老臣忠于我国,忠于陛下。”
晁贵妃愣住,她没想到镇北侯会如此回答。她心中暗自咬牙,却也无法发作。
尔康帝见状,心中暗自点头。他知道镇北侯的忠诚,也明白晁贵妃的企图。他暗自决定,若日后镇北侯能辅助卫奉曜,他必会将晁贵妃的势力削弱。
此时,永乐殿内的气氛愈发紧张。晁贵妃心中愤怒,却也无法发作。她知道自己的计谋可能落空,但她仍不愿放弃。
尔康帝眉头一拧,看向姜怀虞身旁一言不发的姜心蕊,轻声询问道:“姜心蕊,你是否愿意嫁给端王?”
永乐殿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姜心蕊抬起头,清澈的双眸中闪过一丝挣扎,然后缓缓开口:“臣女愿听从圣上安排。”
尔康帝微微点头,目光转向姜怀虞:“姜夫人,你意下如何?”
姜怀虞站起身,神色凛然:“启禀圣上,臣妇认为婚姻大事应当尊重姜心蕊的意愿。她若真心愿意,臣妇自当全力支持。但若她心中有所不愿,臣妇也绝不能让她委屈了自己。”
晁贵妃闻言,脸色微变,她冷冷地看了姜怀虞一眼:“姜夫人,你这是在抗旨吗?”
姜怀虞平静地回应:“臣妇不敢。只是觉得婚姻之事,不可勉强。圣上圣明,应当会理解臣妇的苦心。”
尔康帝看着两人的对话,心中不禁感叹姜怀虞的坚韧与智慧。他轻轻拍了拍桌子,说道:“好了,姜夫人,你的心意朕明白了。既然姜心蕊愿意,那朕就准了这门亲事。”
晁贵妃的脸色愈发难看,她勉强挤出一个微笑:“恭喜圣上,恭喜端王。这是一段美好的姻缘。”
端王此时也走了进来,他看着姜怀虞,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微微一笑,对尔康帝道:“谢父皇赐婚,儿臣必定会好好对待心蕊。”
姜怀虞看着端王,心中不禁想起了当年自己与丈夫的婚姻,她深知其中的苦楚。她暗暗叹了口气,转身对姜心蕊道:“心蕊,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姑母就不再多说什么。只希望你将来能够幸福。”
姜心蕊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她轻轻点了点头:“姑母放心,心蕊必定会努力让日子过得好。”
此时,晁贵妃的儿子端王心中却是另一番滋味。他看着姜怀虞,眼中闪过一丝怨恨。他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他要让姜怀虞和姜心蕊付出代价。
熹妃冷哼一声,当即站起身来,目光如剑,直直地刺向晁贵妃。她语气坚定,毫不留情地说道:“皇后娘娘才是真正关心百姓的人,晁贵妃你只是代掌凤印,有何资格在此议论?”
永乐殿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众人纷纷侧目,不知这场风波将如何收场。尔康帝坐在龙椅上,面色平静,目光却在姜心蕊和晁贵妃之间游移。
晁贵妃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正要反驳,却被尔康帝的声音打断:“熹妃说得对,皇后娘娘确实是百姓的福祉所在。姜心蕊,你可知百姓生活艰辛,又能有何良策缓解他们的困苦?”
姜心蕊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尔康帝,缓缓道:“臣女曾跟随家叔在民间走访,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艰辛。臣女认为,首先要减免赋税,让百姓有更多的余钱购买生活必需品。其次要兴修水利,保障农业丰收。再者,要加强教育,提高百姓的文化素养,让他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