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文耀收到萧鸾玉的推荐信,起初有些不以为意,谁知看了她所讲述的收粮计策,当即着手安排陆兰舟前往某个县城解决改桑种稻的事。
&esp;&esp;萧鸾玉没想到文耀也有热切的爱才之心,只是她这推荐信还没向陆兰舟提过,所以她不得不亲自到修文院,把他接出来喝杯茶商量商量。
&esp;&esp;这次她学聪明了,特意请上陈钧。
&esp;&esp;虽然此人的才学不及陆兰舟,但是他对朋友赤诚坦然,加之游学多年,处事老道,可以帮陆兰舟拿定主意。
&esp;&esp;果然,当萧鸾玉提出文耀要将他任命为观渠县粮司主事,陆兰舟惊得说不出话来。
&esp;&esp;“殿,殿下,我可否带上若鸿……”
&esp;&esp;旁边的陈钧表情一僵,暗中扯了扯他的袖子,嘴上连忙拒绝,“你说什么胡话,殿下和太守大人相中你的才能,委以重任,岂能提出毫无道理的要求?”
&esp;&esp;陆兰舟咽了咽口水,仗着胆子与萧鸾玉对视,发现她并没有生气,只是无奈地看着他。
&esp;&esp;他是不是让殿下感到失望了?
&esp;&esp;“殿下,请稍等。”陈钧突然拉起陆兰舟,歉意地说,“刚才我不小心洒了些茶水,沾到小陆的衣裳,请允许我带他去擦一擦。”
&esp;&esp;好牵强的理由,多半是要私底下沟通一番了。
&esp;&esp;萧鸾玉颔首表示同意,倒了杯茶递给旁边的段云奕。
&esp;&esp;“嘿嘿,殿下最近经常照顾我。”
&esp;&esp;“有事说事,少发些脾气。”
&esp;&esp;“不会,以后不会了。”段云奕痛快地喝完茶,精神抖擞地站在她身边,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她的近侍。
&esp;&esp;这段小插曲很快过去,陈钧和陆兰舟交谈了许久,等到他们回来时,陆兰舟居然点头同意了这份任命。
&esp;&esp;这让萧鸾玉不得不多看陈钧几眼,嘴皮子功夫也是功夫,说不定这位也是个人才。
&esp;&esp;于是,这件事就定了下来。
&esp;&esp;两日后,陈钧像个老父亲般挥手送别陆兰舟,转眼就被萧鸾玉接去幽篁园谈话,让他受宠若惊。
&esp;&esp;又过五日,萧鸾玉留下彭骁照顾万梦年,带着段云奕、姚伍等人乘坐马车前往观渠县,亲自考察改桑种稻的进展。
&esp;&esp;开战是她提出来的,改桑种稻同样是她极为看重的民生问题。
&esp;&esp;那些人来人往的诗会参加几次就让她腻味了,不如做些实事更有意义。
&esp;&esp;她揣着如此心态来到观渠县,并未见到陆兰舟,从县令口中得知,他正在尚柏村处理几个硬茬。
&esp;&esp;萧鸾玉闻言,让马车调头去往尚柏村,她倒要看看,改桑种稻遇到的硬茬是怎么个情况。
&esp;&esp;观渠县有此名称,是因为此处有一条历经百年逐渐开凿拓宽的沟渠,从某条支流引来丰沛的河水,流经附近各个乡村,汇集诸多山泉、小溪,最后汇入澄河、流入洺江。
&esp;&esp;这里地势低洼,历史上涝灾频繁,有了观渠引水,澄河决堤的次数大幅减少,既适合种植桑树,也适合灌水种稻,因此,陆兰舟认为这是极其适合推行改桑种稻的地方。
&esp;&esp;只是周边百姓并不这么想,桑树种植比水稻轻松一些,四五月种下去,只需定时修剪、采摘,重点是如何喂养家中的蚕虫。
&esp;&esp;改种水稻既要灌田翻土,又要育苗插秧,着实让人多费力气。
&esp;&esp;即使陆兰舟反复保证官粮司会划拨银子作出补偿,这些桑种农户也非常不乐意。
&esp;&esp;“太守怎会派出个小娃娃出来教人做事?你瞧瞧你这瘦胳膊细腿,让你去试试插秧灌田,晒个把时辰的太阳,你就知道我们有多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