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秦家近来打发了许多下人去庄子上,府里人口锐减,别院里连往常三成的人口都不到。所以,此次闵氏也不过送去了几十斤鲫鱼。又带着女儿求见老太太和太太,得到允准后,便进入了秦家人新近栖居的这所新宅子。
其实这座宅子并不小,造得也能称得上精致豪奢,只是跟原来的秦家一比,便好似麻雀比凤凰了。如今葛倩容和罗氏在一处住,两间尚算宽敞的卧房,一间客厅,两个杂物房,一个小院,便是她们的住处了。
苏慧男和其余三个姨娘住在一处。秦英和英大奶奶住一处。秦蓉和秦菁又住在一处。这种情形下,秦明杰多歇在书房里。
各个房里的丫头妈妈婆子们,如今统统住在后头的鹿顶内。小厮们都住在外院一排厢房里。
亭台楼阁,石泉林木,统统不见了,像是个常见的家底殷实三世同堂的人家。只是家里的下人和姨娘略多了些。
唉。杨雁回走在院里,心中感叹,都是因了自己的杰作,才给了秦家主子们日日相见的好机会啊。现在各个主子一出自己的小院,其余几个主子的小楼、小院,挨得紧紧的呢。
以后秦明杰想找苏姨娘了,还可以顺道见见她的另外三位姨娘。想见太太了,必须得先见老太太。每次给嫡母请个安,便是没打算见太太,夫妻也要先碰个头。不过秦明杰近来只怕并未有过不想见太太的时候。是以,对他而言,这里只怕还远不如老宅的荣禧堂。那时候,太太好歹独居几间厢房。他们夫妻还有个独处的时候。
因老太太今日不在,说是入寺拜佛,为秦家消灾解难去了,是以,只有葛倩容见了闵氏母女。
听明闵氏母女的来意后,葛倩容便笑道:“我并不管家,先前便没管过,如今就更不管了。”
杨雁回不由瞧了一眼她的肚子。葛倩容身材纤瘦,如今还不显肚子。不过这意思很明显了,她如今只管安胎,别的事一概靠后。
只听葛倩容又笑道:“杨太太莫不是担心,因为绿萍之事得罪了秦夫人。所以,也就不愿再与秦夫人的娘家有牵连吧?”
葛倩容这么直白的说辞,倒是出乎闵氏意料,闵氏便也直言道:“实不相瞒,有这个意思。那秦夫人在距我们村子不远的运河边上,购置了一所新宅子。我瞧着,只怕不比秦家现在这所宅子小。”
葛倩容道:“若你们不送鱼了,苏姨娘势必要换人家。我们府里吃惯了你们的鱼虾,若猛地换了人家,我还真怕不习惯。”
入口的东西十分紧要。万一苏慧男做些手脚,葛倩容的肚子能不能保得住,难说得很。杨家的鱼虾这么多年都没问题,葛倩容自然放心得过。尤其如今,杨家还跟苏氏母女结了梁子,她自然更放心杨家的鱼了。杨家不会吃饱了撑的,帮着苏氏母女来对付她这个正头太太的。何况杨雁回分明一直在帮她。
闵氏听了葛倩容的话,也有些明白她话里的意思了,但面上仍有些迟疑。
葛倩容只是微微一笑,对她道:“杨太太,你放心!我这肚子,我们老太太也上心得很。”
她上回宁可自己丢人,也要先安置好老太太。明明肚子不大,腿脚灵便,却要搀着一个老人家走。老太太待她,便更没说得了。况且天下的婆媳,除了那亲上加亲的,多是没有血缘的。就算秦明杰是老太太所出,老太太和自己的儿媳,也不大可能有血缘。所以血缘这一层,并不是她和老太太之间的大妨碍。
既老太太能真心待她好,自然也就更尽心的保护她顺利生产。有她和老太太撑腰,苏氏也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崔姨妈也在场,忙劝闵氏道:“妹子,难道还要我们太太求你不成?”
闵氏忙点头应了:“既是太太说了,我们继续往府里送鱼便是。”
葛倩容这才微笑颔首。忽又瞥一眼杨雁回,笑道:“这是要抽条长个了吧?我怎么瞧着,比上回见你,高了好些?”
杨雁回便笑道:“就算是抽条长个了,也没这么快呀!秦太太,上回受了您的礼,我还未曾道谢呢。今儿个特特来道谢来了。”
葛倩容却看了一眼崔妈妈,道:“是我该谢你才是,崔妈妈都跟我说过了的,你给我举荐的人很好,崔妈妈服侍得极好,人又极体贴忠心。”除了这些,还有一点很重要————这个崔妈妈,竟然是绿萍的姨妈。而绿萍,竟然是侯府贵妾。这母女两个,想来知道不少苏慧男母女的*丑事。待到时机成熟,崔妈妈势必还会帮她的大忙!
崔姨妈忙道:“太太折煞我了,这些都是我们做下人的本分。”
闵氏母女得了葛倩容的话,暂时也不好再提不送鱼的事,只得先告辞回家。
待她们二人走了,葛倩容方对崔姨妈道:“这位杨姑娘,真是越看越有趣。”虽然杨雁回今日的表现很正常,没有再表现出什么“有趣”的地方。
崔姨妈便笑道:“太太不知道,我这个妹子养女儿和别人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