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拱手声泪俱下道:“禀大将军,我家主公近来饱受孙权责难,被那朱绩小儿丧师三万的牵连,我家主公被罢大将军官职,
杖一百,没有几个月想来是不能下床正常行走了,可、可是他还是提笔给大将军和王司空写了两封信,
我家主公一直对孙权忠心耿耿,为他三年平山越,稳定后方,辅佐太子,可他孙权竟然为了一黄口小儿的过失折辱我家主公,
丝毫不念旧日的功绩、君臣情分,把我家主公一撸到底,贬为南郡太守,真真是可忍,
孰不可忍,在下都替我家主公为这样寡恩薄义的人效力而感到不值啊!
好在我家主公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在赴任荆州的途中,行船长江之上时,望着徐徐落下的夕阳,
终是幡然醒悟,自己也觉得为孙权效力不值当,便忍着疼痛爬起来愤然写下这几封信件,
让小人和丁奉送与大将军、王司空、襄阳太守胡烈,向诸位将军表达投降魏国的诚意,愿率三万南郡守军投降魏国,
还望大将军、王司空能够接纳我家主公降魏!既然那孙权不仁,就休怪我家主公不义了!”
王凌感慨道:“不曾想权倾东吴朝野的元逊大将军竟会因一小儿战败被罢大将军之职,
贬至远离建业的荆州之地,吴主老迈昏聩,如此识人不明、忠奸不分,此番正是我大魏灭东吴的良机啊!”
蔡林见魏司空王凌虽对如此大功心动,而曹爽却是一脸淡然的坐于主座之上,开始拿起旁边的茶壶,自斟自饮起来。
便又加了一把火,急忙拱火劝道:“还请大将军、王司空速速决断,派大军接应我家主公,若是迟了些,我家主公恐性命不保,大魏灭东吴的良机也将稍纵即逝,
即使我家主公的生死于两位将军无太大的干系,生亦可、死亦可,可大魏灭吴则将再寻良机,等个几年、乃至数十年都不一定能等到如今日般的大好时机了!”
王凌此时已经急不可耐的要建此留名青史的灭国大功,见曹爽还不为所动,还在细品杯中之茶,便急忙道:“昭伯啊!元逊将军既如此诚心,
我等就且去接应他来降我大魏吧,这样一来我大魏也可多一名能文能武的大将,还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得南郡一郡之地,
得三万兵马,南郡百姓,此外元逊之前还是东吴大将军,其父诸葛瑾生前亦是东吴大将军,昔日麾下门生故吏众多,
如今已多是江东各郡的郡守、将军,有公逊将军助力,我大魏胜似多得二十万大军啊!”
蔡林亦是附和道:“大将军,王司空所言极是啊,我家主公在江东人脉甚广,
经我家主公和其先父两代人的苦心经营,在江东根基甚深,只要我家主公高举义旗,江东各郡必能手到擒来啊!”
曹爽此刻方才饮尽一盏茶,放下茶杯,不急不躁的笑着道:“蔡将军,汝家主公在江东既有如此根基名望,何不直接反了那寡恩薄义的碧眼儿,
高举义旗,自立门户呢,以汝家主公之大才,麾下又有像蔡、丁两位将军这样的大将,也可不受他人节制,乐得在荆州之地做一方自由自在的霸主啊!”
蔡林又面露悲凄之色道:“实不相瞒啊,大将军,我家主公之前也有此自立门户之意,可后来又仔细一想,如今天下已呈三分之势,
已不是汉末那般天下十多路群雄割据的境况了,若我家主公再自立为王,那这天下之中魏、蜀、吴皆不会容我主公,
那时我家主公在这天下将无一丝立锥之地,于是我家主公随作罢了此意,思来想去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