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的声音,李长歌抬头望去,发现有野鸭子正在东沟还算比较宽阔的水面上飞着。
飞了一段距离,落入水中,在水面上畅游。
这让他想了一句古诗——春江水暖鸭先知。
天气的转暖,让野鸭子们都跑出来嬉戏打闹了。
估计要不了多久时间,路边光秃秃的树枝上也该抽芽冒绿,像是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
他这正骑着三轮车,拉着满满一车倒的东西。
刚准备拐到进村的路上,看到二叔李善民正处路对面急匆匆走来。他拉下手刹刹车,停在原地,等待着跟二叔的碰面,大老远的开口喊一句:
“二叔,事情问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来?”
二叔听不到声音,这是冲他摆摆手,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紧赶慢赶着过来,在他面前停下,解开棉袄扣子,散一散身上冒出的热情。
又取出一个手绢,擦一擦额头上的汗水。
这才冲着大侄子李长歌摆摆手,示意他回去,同时边走边说:“刘木匠说后天过来帮忙。”
“要先把你弄回来那些木头弄处理一下。”
“等处理完之后,才能往房顶上安,当房梁用……”
这一路上,二叔说了一大通关于安装房梁的专业知识,听得李长歌满头雾水,一窍不通。
算了算了,等到时候他只需要出蛮力就行了。
至于专业的东西,就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以后别人家要是盖房子了,他也只能当一个苦劳力用。什么木匠瓦匠,他是干不了一点儿。
李长歌跟着二叔一起回到他家。
许云娇一看到二叔这满头大汗,口干舌燥的模样,赶紧放下手里的这些针线活,过去给二叔倒了一碗热水,先让二叔解渴再说。
二叔倒也不客气,接过碗里的热水,也顾不得烫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下,长出一口气,最后抹一把嘴角的水渍,把碗递给侄媳妇许云娇。
再接过大侄子李长歌递来的板凳,坐下来歇着。
一听家里人问他详细的状况,二叔缓了一口气,随后娓娓道来,讲述怎么请动的刘木匠。
李长歌则推着三轮车,在他家院子门口,跟那些得到消息赶过来的人分发车上的捕鱼笼子。
一边跟别人分,一边跟别人闲聊。
反正时间也悠闲,大家都聚在一起聊天什么的。
直到天快黑了,各家各户袅袅的炊烟升起,各种饭菜的味道开始在村子四周弥漫开。
那些过来闲聊的人们纷纷散去,各回各家吃饭。
李长歌也推着三轮自行车回家。
今天的晚饭,家里就他和许云娇小两口。二姐李青绿则是回到家里,跟二叔他们一起吃饭。
“长歌,洗手吃饭了!”
随着一声吆喝,李长歌回家。
满满一大锅热乎乎的羊汤面条,里面还有不少的羊肉和羊杂,面条是纯手擀面,十分劲道。
羊汤暖暖的,喝得那叫一个舒服。
一口面条,一口大蒜,俗话说得好,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仅仅李长歌一个人,就干掉了半锅的面条,吃了个肚皮滚圆,十分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