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知道了。&rdo;揽了胡巧珍朝山下奔去,经过小童身旁,伸手在他额头上弹了一指:
&ldo;去李子林跑桩。&rdo;
&ldo;为什么呀?夫子。&rdo;小童朝他背影喊道。
回答他的只有沙沙的风吹树叶声。
碧云书院旁边的一间小院里。
&ldo;吴兄,你这是要去哪里?&rdo;刘永胜为吴樛斟上茶水。
&ldo;朝廷刚刚分派我去安宁县。&rdo;吴樛回道。
&ldo;嗯,也不算远,在江西府那边吧。&rdo;刘永胜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ldo;是不远呢。&rdo;吴樛说着也端起来喝了一口。
两人闲扯了几句后,吴樛放下茶杯,开始说起正题来。
&ldo;晟之,这次来是拜托你一件事的。&rdo;
&ldo;哦,什么事?&rdo;
刘永胜大概是能猜出来什么事情,现在一般上门求帮忙的,几乎就那几样。
&ldo;是我家那小子,这次去武宁县,听说那里没什么好的书院,担心影响他学习,我想将他留在你这。&rdo;
吴樛慢慢说了出来,看刘永胜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也不知,是行还是不行?
刘永胜听完沉思了一下,说道:&ldo;书院里是没得床位和多余的座了。&rdo;看好友渐渐失望的眼神,话音一转:
&ldo;不过,可以让他在我家小子房里加张床,座位的话,只能是先旁听一下了。不知这样吴兄觉得可行?&rdo;
&ldo;好好好!如此,多谢多谢了!&rdo;吴樛喜上眉梢,连连拱手。事情谈好后,吴樛很快便要下山了。
刘永胜站在石阶上,提醒吴樛:&ldo;吴兄,你这匆匆忙忙的离去,也不同你家小子道个别么?&rdo;
吴樛连连摆手:&ldo;不了不了,让他去吧,省得分别时难看。&rdo;
好吧,这样刘永胜也没话说了,只得拱手作别。
吴樛下山来回望碧云书院,此时的碧云书院,再不是10年前的碧云书院,山下也建了不少房舍,供远来的学子们居住。
自从刘永胜自己中了探花,而他的一名学生又中了进士后,碧云书院便被世人所知晓。
听说当日打马游街时,有人还不小心从楼中跌落下来,当时的探花郎刘永胜竟然飞身而下,将人捞了起来,只可惜那人在摔落时撞到了1楼的房檐,手折了,探花郎竟然抓了一旁的竹子一拍,成了竹排,将那人的手给接了绑好,再翻身上马,这番做作,并没花去多少时间,据说煞是英武潇洒,惹得京城少女们尖叫连连,收获了不少香囊、手帕、鲜花……
吴樛摇摇头,想哪里去了?自己安顿好儿子也该上任了,那臭小子听到外头孩子们说李子林,便跟着一起去了,后头有跟了仆从,也就不去管他了。
李子林里,许多孩童们正如猴子般上窜下跳,大些的孩子们则在一旁监管着,吴言一下看入了迷,这可真好玩呀!当然,等他真的融入其中时,才知道一点都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