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o年12月,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坦博夫省清匪司令部,清剿安东诺夫的部队。1921年3月1日,坦博夫司令部共有三万二千五百名步兵和近八千名骑兵。图哈切夫斯基将军1奉命指挥这支人数众多的部队。5月,同安东诺夫军队展开激战。尽管骑兵第14独立旅进行了顽强战斗,但未能全歼匪军。匪军残部向奔萨方向逃窜,后来才被全歼。安东诺夫军队的彻底失败,标志着对共产党的有组织的抵抗的结束,虽然直到1921年夏,n&iddot;n&iddot;乌鲍列维奇指挥的部队仍在追剿小股叛匪。
1&iddot;h&iddot;图哈切夫斯基‐‐红军著名将领和军事理论家,是第一批被晋升为苏联元帅的五个人之一。‐‐译者注
战争结束以后,朱可夫决定继续留在军队。尽管在和平时期,晋升是比较慢的,但朱可夫的晋升比大多数人都快。从1922年6月到1923年3月,他在萨马骑兵第7师第38团的一个连任连长,随后任该师第40团的副团长。1923年4月,他被任命为布祖卢克骑兵第39团团长。
1924年,共产党开始改造红军,以提高其战斗效能,并采用军事科学的新发明。这次军事改革的关键人物乃是伏龙芝将军。伏龙之被任命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陆海军人民委员以后,着手提拔在国内战争中曾积极参加战斗的年轻指挥员来代替上层的一些保守的军官。到1924年年底,红军经过改组和复员,已从五百五十万人减少到五十六万二千人。
包括朱可夫在内的许多指挥员认识到这次改革的必要性,并利用了这次改革所提供的学习和晋升的机会。国内战争结束后的十年期间,朱可夫曾数次到深造班学习。1924年至1925年期间,他曾在列宁格勒骑兵指挥员深造班深造。他的同班同学中有n&iddot;x&iddot;巴格拉米扬、a&iddot;n&iddot;叶廖缅科和r&iddot;r&iddot;罗科索夫斯基‐‐他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将领。从1929年到1930年春,朱可夫曾在著名的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军官进修班进修。其余的时间,一直担任第39团团长。
虽然一些苏联人士否认,但至少有一名德国将军证实朱可夫在1922年德苏签订腊帕洛协定1以后的时期里,曾在柏林军事学院学习过。
1腊帕洛协定‐‐1922年苏格之间签订的协定,主要内容是双方宣布废除蜡款,建立经济合作和政治联系。‐‐译者注
当时德国一心想要报仇雪恨,修改凡尔赛和约条款。在这个愿望驱使下,他们在发展现代军事思想方面走在最前面。由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军队开始使用两种新式武器‐‐坦克和飞机,原有的军事概念和军事原则已经发生了变化。对许多国家来说,吸收和掌握坦克和飞机已证明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但对于德国来说却并非如此。去过德国的苏联人对于德国的理论有着很深刻的印象。他们回国以后,大力主张红军采用这些新武器。他们的主张得到当时任陆海军副人民委员的图哈切夫斯基的赞助。这位年轻的、卓越的将领对于德国人的军事效能很赞赏。二十年代末期,他曾亲自观看过德军的军事演习1。
1见麦金托什著《苏联红军,1920-1926》,第59页。‐‐原书注
t&iddot;r&iddot;朱可夫在柏林学习成绩优良。德国军官们回忆说,他和他的俄国朋友们都喜欢&ot;高声谈笑&ot;,吃过晚饭以后要喝很多酒。可是,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朱可夫交过手的f&iddot;w&iddot;冯&iddot;梅伦廷将军1写道:&ot;在军界,人们都非常清楚,朱可夫没有浪费他的时间。&ot;
1f&iddot;w&iddot;冯&iddot;梅伦廷少将曾任进攻苏联的德军坦克第48军参谋长。诺曼底登陆后,他被调到西部的g集团军群任参谋长。1945年5月3日被美军俘虏。被俘时,任坦克第5集团军参谋长。‐‐原书注
在德国,朱可夫接触到新德意志军队头号理论家汉斯&iddot;冯&iddot;赛克特将军的学说。这位德国将军强调在突破作战中使用装甲部队。冯&iddot;赛克特提出的以快速运动的机械化部队为基础的闪电战战术,给朱可夫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他回到苏联后,成为红军推行机械化和现代化的主要支持者1。
1关于朱可夫是否曾在柏林受训的问题,证据是互相矛盾的。不过,不管他是否去过,他象许多其他苏联军官一样,受到德国军事理论的影响,这是确定无疑的。‐‐原书注
第二章 坦克战专家
t&iddot;k&iddot;朱可夫为提高自己的军事技术和领导艺术所作的努力,对于他在武装部队中的迅速晋升,起了很大作用。苏联传记作家h&iddot;斯维特利申记述朱可夫的成长过程时指出:&ot;t&iddot;r&iddot;朱可夫的杰出的指挥才能、他为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坚持不懈地、刻苦地学习,以及他对他的部队的战斗准备和政治准备的关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ot;
1928年,朱可夫指挥萨马骑兵第1师第39团,担任师长的是有才干的n&iddot;q&iddot;塞尔基奇1。塞尔基奇师长在给朱可夫做的鉴定报告中写道:&ot;一名精力充沛的、果断的指挥员。由于他在部队的教育和战斗训练方面的工作,使全团在各个方面都已达到所要求的水平……他作为一名团长和单一首长,受过极好的训练,应予提前晋升旅长。&ot;2
1n&iddot;q&iddot;塞尔基奇1896年生于南斯拉夫,是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1932年从伏龙芝学院毕业后,指挥骑兵第4军,1935年至1937年指挥骑兵第3军(白俄罗斯军区)。1936年当选为白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见苏联《军事史杂志》1966年8月号。‐‐原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