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问东普鲁士战役何时能够结束,斯大林告诉他,大约需要十天到十五天。斯大林补充说,朱可夫也不能指望乌克兰第1方面军从左侧给予支援,因为他们需要花一些时间来粉碎奥佩伦-卡托维兹地域的敌人的抵杭。
朱可夫力图说服斯大林本要停止方面军部队的进攻,因为以后要突破曼捷利茨筑垒地域将会更加困难。他还要求另外增拨一个集团军来加强方面军的右翼。斯大林答应再考虑一下,但是朱可夫的司令部当天未得到答复。
1月26日,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的侦察部队到达曼捷利茨筑垒地域,并俘获一大批敌军。从俘虏口供中获悉,这个筑垒地域的许多地段尚无德军据守,许多部队刚刚开始调到这里来。朱可夫决定方面军主力加速向奥得河推进,力求从行进间渡过奥得河,在河西岸建立登陆场。为了保护向奥得河挺进的方面军主力(近卫坦克第1、第2集团军、突击第5、近卫第8集团军、第33和第69集团军)不受东波美拉尼亚德军的攻击,朱可夫决定派遣第3突击集团军、波兰第1集团军、第47、第61集团军和近卫骑兵第2军(按此顺序)向北和西北方向展开。
朱可夫留下近卫第8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豆集团军的部分兵力,用来消灭波兹南的德国守军。苏军领导人当时以为波兹南的敌军部队不会超过两万人,而实际上却有六万多人,以致在这个城市的战斗一直拖到2月23日才结束。
经过多次讨论后,斯大林终于同意了朱可夫的建议,尽管他不愿意给朱可夫增派部队。&ot;最高统帅对方面军右翼的掩护问题表示担心是有充分根据的。&ot;朱可夫写道,&ot;随后事态的进程表明,敌人从东渡美拉尼亚实施突击的威胁在不断地增长着。&ot;
苏军的攻势进展很快。方面军主力在突破曼捷利茨防线后,到2月3日已前出到奥得河,并在其西岸的屈斯特林(科斯钦)地域夺取了一个小的登陆场。&ot;在这时,&ot;朱可夫写道,&ot;敌人在方面军右翼的抵抗大大增强。空中侦察查明,在波美拉尼亚有大批敌军兵力到达和集中。陆军的侦察证实了上述情报。为了对付来自北面的紧迫威胁,必须采取迅速而坚决的行动。&ot;1
1朱可夫著《在柏林方向上》。载苏联《军事史杂志》,1965年6月号,第14页。
朱可夫立即采取了果断措施,命令近卫坦克第1、第2集团军将其在奥得河的地段交给友邻部队,以急行军向北面的阿尔恩斯瓦尔德地域集结。他还把得到加强的近卫骑兵第7军以及大量的炮兵、工程兵部队和物资调往该处。
最高统帅部命令在朱可夫右侧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部队,于2月10日转入进攻,占领从格但斯克(但泽)到什切青的整个东波美拉尼亚,并前出到波罗的海沿岸。
2月10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部队发起进攻,但未能完成所受领的任务。2月24日,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的第19集团军到达后,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重新发起进攻作战。3月1日,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部队也转入进攻,帮助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部队加快了前进速度。他们于3月5日前出到波罗的海沿岸,占领了基奥兹林(科夏林),然后即转向东面,进攻格丁尼亚和格但斯克。朱可夫的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临时调给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以协助粉碎格丁尼亚地域的敌军。
朱可夫在他的回忆录里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严厉地谴责了8&iddot;n&iddot;崔可夫元帅。1964年春,崔可夫写了几篇文章。他在文章中指责朱可夫、b&iddot;d&iddot;索科洛夫斯基等人由于缺乏才能和主动性,延误了攻占柏林的时间。崔可夫指责说,如果朱可夫不是慢吞吞地行进,苏联本来会在欧洲夺占大得多的地区。
1965年3月,朱可夫的维护者开始谴责崔可夫和其他赫鲁晓夫分子的上述说法。安季品科将军谴责崔可夫歪曲事实和引用他本来无法看到的材料。曾在朱可夫的司令部中工作过的捷列金将军攻击了崔可夫的观点,并提醒读者注意,崔可夫的恩人赫鲁晓夫再也不能保护他了。1966年,朱可夫也参加了论战。他写道:
我认为有必要较详细地谈一谈某些回忆录的作者,特别是苏联元帅b&iddot;n&iddot;崔可夫提出的一个问题,即当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于2月初前出到奥得河后,方面军领导人为何不要求最高统帅部准许它不停顿地继续向柏林进攻,
崔可夫在其回忆录中断言:&ot;柏林在2月份即可攻克,而这自然会使战争早日结束。&ot;
许多同志在我们的报刊上发表意见反对崔可夫同志的这种观点。然而,崔可夫认为&ot;这些反对意见并非来自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积极参加者,它们或者来自参与拟制最高统帅部和方面军关于停止进攻柏林并实施东波美拉尼亚战役命令的那些人,或者来自某些历史著作的作者。&ot;必须指出,柏林进攻战役并非一切都象b&iddot;n&iddot;崔可夫所想的那么简单。
朱可夫接着指出,1945年1月26日,当德军显然已不可能凭借奥得河接近地上的工事阻止苏军进攻时,他和他的司令部人员曾向最高统帅部预先提出过建议,该建议的中心意思是:
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应在五月30日前到达别尔林亨(巴尔利内克)-兰次贝格(果祖夫一韦耳科波耳斯基)-格列茨(布鲁德齐斯克)一线,把后勤机构向前调动,补足储备品,并在2月2日凌晨强渡奥得河。随后,方面军部队应迅速向柏林方向运动,集中主力从东北、北面和西北包围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