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复又坐下。
原来今儿刘氏兄弟是来送租子的,另带了些地里新鲜的瓜果蔬菜,并两篮子鸡蛋,还有些农家晒的土豆干,红薯干等。
这些东西虽不值钱,甚在有心,夏志安想起夏花所言的“记情,”果真如此,阿花年岁不大,然因喜读书,见多识广,识人的本领还真不错。
夏志安问了问地里的收成,又顺道提了提庄子一事,两人面露喜色,略坐了会儿子,起身离开。
曹氏将鸡蛋从篮子里取出,装了些糕点,两包蔗糖,两包茶叶,一壶烧酒,然两人一并带回去。
刘牧兴兄弟到家后,众人见了篮子里的东西,颇为惊喜,又有些赧然,不禁叹道东家仁义。
“对了,爹娘,今儿夏老弟还提了一事。”刘牧兴便将庄子一事说了。
众人听闻,有些意动。
“倘若是真的,那真是喜事一桩,咱家不必想着吃了上顿想着下顿,要紧的是几个小子。”刘老头道。
刘老太婆虽然欢喜,却有些舍不得,毕竟在这边呆的日子久,况日后儿子孙子在外不顺,她守着也有退路,只是此时不忍扫兴,便没有提及。
大丫二丫的娘,双手合十,念着阿弥陀佛,这一年不见,大丫二丫长得白白净净,这自然是夏家姑娘照看的缘由,如今又要顾着一大家子,她们除了祈求菩萨保佑东家一家,能做的实在不多。
“不过这事儿夏老弟只是略微提了提,还说不准。”刘牧兴道。
“即便不去,咱家一辈子都感激东家,大丫二丫,你俩得记着夏姑娘的恩情。”刘老太婆道。
大丫二丫用力点头。
“不过这事,东家未说明,咱们万不可外道。”刘牧兴道。
“自是如此。”刘老头说着又叮嘱了众人一番。
那厢,夏花回来已有几日,这天用过早饭,去了柳林镇的雁庭巷,正巧遇上出门的谢皓粼,两人多日未见,这会儿子你看我,我看你,怔怔地凝视着彼此,半日,相视而笑,举步进了宅子。
“长高了。”谢皓粼道。
“有吗?”夏花快步到了他前面。
谢皓粼嗯了一声。
夏花抿着小嘴,开心极了。
“来年十四了?”谢皓粼道。
“嗯呐,日子过得真快,我又长大一岁了。”夏花道。
谢皓粼瞧了她一眼,宠溺一笑。
“对了,我有一事告知你。”夏花道。
“嗯。”谢皓粼道。
夏花便将来年出海一事说了,谢皓粼神色凝重,半日道:“你决定了?”
夏花点点头。
“我派两个人跟着,若是遇上强敌,你那点儿工夫不过是小孩子玩玩。”谢皓粼道。
夏花担忧人多了,目标太大,给何三添麻烦,可谢皓粼一番好意,若是回绝了,岂不伤了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欲言又止。
谢皓粼并不催促,只是盯着她纠结的小样儿。
夏花无奈,只得应下。
“你和何公子很熟?”谢皓粼忽的道。
“啊?我也说不出,若是相熟,肯定比不上五哥,可能是因与他家几个姑娘结交,时长出入何府,勉勉强强吧。”夏花道。
“只是这样他愿意让你一块儿去?”谢皓粼道。
“当然不愿意,你不知晓,我可是好话说尽,对了,还多亏你教我工夫,若非这般,他准不会带我。”夏花道。
“哦?”谢皓粼道。
夏花便将如何央求何三的事说了,当然,她着重说了过程如何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