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刘备常败的英雄在线 > 第69章(第1页)

第69章(第1页)

其实在中国古代,即便是赋予执政大臣以废立君主之权,如同西汉之霍光,那也是非常之罕见的最高等级信任了。所以这几句话刘备虽然说得很安详,但是恭听之人却大受震动。诸葛亮涕泣横流,连忙回答道:&ldo;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rdo;

刘备很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他又对李严宣布:李严以尚书令兼任中都护,全权处理一切军事事务,协助丞相辅佐少主。这又是一个令当事者感到有些意外的决定,不过李严不及细想,赶紧叩头如仪,并表示忠心。

把行政、军事两权分别交付给两位大臣之后,刘备又当场口述了一份给太子刘禅的遗诏,他缓缓说道: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指蜀汉官员射援)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唯贤唯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备作完这一切,已是满身虚汗,气息奄奄。从此之后,他即陷入昏迷状态,再没有清醒过来。

章武三年(223)四月二十四日癸巳,蜀汉皇帝刘备,在永安宫弃世长逝,终年六十三岁。

诸葛亮当即上言嗣君刘禅,发丧全国。数日后,诸葛亮偕鲁王刘永、梁王刘理,护送皇帝灵柩回成都。尚书令兼中都护李严,则留在永安镇守。当载运灵柩的专船在长江边解缆升帆之时,岸上和船上的人们都不禁大放悲声。这真是:曾怀席卷吴江志,岂料魂归蜀道难!

五月,刘备灵柩运抵成都,暂厝于皇宫之内。十七岁的太子刘禅,在丞相诸葛亮的主持之下,先在灵前举行仪式,袭位为帝;接着,给先帝奉上谥号。在中国古代,皇帝死后,照例要根据其一生行事特点给他定一个具有褒贬色彩的称号,这叫做&ldo;谥号&rdo;。有的王侯大臣亦然。议定谥号时,有专书可资依据,此种专书即是《谥法》。《谥法》有云:&ldo;圣闻周达曰昭&rdo;,&ldo;昭德有劳曰昭&rdo;;又云:&ldo;有功安民曰烈&rdo;,&ldo;秉德遵业曰烈&rdo;。蜀汉臣僚一致认为:先帝明察秋毫,创业劳苦,最后终能继光汉业,建功安民,谥以&ldo;昭烈&rdo;二字最为恰当不过。于是,刘备便被追谥为&ldo;昭烈皇帝&rdo;,其亡妻甘夫人,亦随之被追谥为&ldo;昭烈皇后&rdo;。

但是,汉魏时期的皇帝死后,所享有的名号照例有两种,即庙号、谥号。谥号上面已经说了,再就庙号而言,开国皇帝照例称为某祖,其后的皇帝照例称为某宗;其确定的原则,就是所谓的&ldo;祖有功而宗有德&rdo;,意思是功勋卓著的开国皇帝称为&ldo;祖&rdo;,德行突出的后起皇帝称为&ldo;宗&rdo;。如东汉的刘秀,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他的儿子刘庄,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

刘备是蜀汉王朝的创立者,照例除了谥号之外,也应当有庙号。但是据《三国志&iddot;先主传》所载,他有谥号&ldo;昭烈&rdo;,却没有庙号。刘备未能享有庙号,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因为在他去世之时,还没有能够完成&ldo;兴复汉室&rdo;的大业,以&ldo;祖有功&rdo;的原则来衡量,其功业尚有遗憾而未圆满。

蜀汉政权没有给刘备奉上庙号,但是后来却有人这样做了。据《晋书&iddot;刘渊载记》记载,十六国时期建立汉国政权的匈奴族首领刘渊,在其称王之时,宣称自己上承西汉、东汉、蜀汉三代汉王朝的统绪,不仅追尊蜀汉后主刘禅的谥号为&ldo;孝怀皇帝&rdo;,而且还确立自己的&ldo;三祖&rdo;,即高帝太祖刘邦、光武世祖刘秀,再加上蜀汉先主刘备。而刘渊给刘备所追加的庙号,据《晋书&iddot;王弥传》记载,乃是&ldo;烈祖&rdo;二字。

当年八月,刘备与甘氏的遗体合葬于成都西南郊的惠陵。陵旁立有昭烈皇帝神庙,供人四时祠祭。

刘备之死,标志着蜀汉政权创业阶段的结束。刘禅继位后,丞相诸葛亮当朝用事,并兼任益州牧,史称&ldo;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rdo;。从此,蜀汉政权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不过,尽管诸葛亮&ldo;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do;,内修政理,外伐中原,此后蜀汉的疆域和国力,并无太大的扩张和发展。四十年后,蜀汉被曹魏消灭,成为魏、蜀、吴三国之中最早亡国者。

关于刘备生前的故事,至此即已结束。但是,有关他的遗体安葬地的问题,却还有一些趣闻。这正是:

刘郎死后安身处,众说纷纭有趣闻。

要知道关于刘备遗体安葬地有何趣闻,其可靠性究竟如何,请看下文分解。

二六身后轶事

刘备的遗体究竟埋葬在哪里?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已的有趣问题。

刘备与其甘氏夫人合葬于成都之惠陵,严谨的史籍,如陈寿的《三国志》中有多处明确的记载,这只要翻一翻其中的《先主传》、《二主妃子传》也就明明白白。然而南宋初年的高宗绍兴年间,任渊撰《重修先主庙记》,文中有云:&ldo;成都之南三里所,丘阜岿然曰惠陵者,实昭烈弓箭所藏之地。&rdo;这就开启了争论的序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