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不禁感叹地道:&ldo;在国力如此紧张地情况下,还能筹措起如此之多的粮草实在令人意外这都是陛下英明所致!&rdo;
张启无声地笑笑,摇头道:&ldo;这借贷之法,还是丞相所提,朕可不能居功啊!&rdo;
说毕,忽然想起后世贷款都有不同年限,不禁心中一动,向萧何道:&ldo;向商贾们借贷的粮草可以设置不同的还贷时间和不同的分利。这样一来,朝廷的还贷压力还会减低不少。&rdo;
萧何看着张启,犹豫地道:&ldo;这次向商贾借贷粮草本就是无计可施之下这才勉强为之,若是长此以往,岂不令天下笑话?&rdo;
&ldo;嗯?&rdo;张启不解地望着萧何,有点不明白,向公众借贷虽然有些无法令这时代的人理解,便是反对亦应该是对制度方面的疑问,但是怎么会笑话呢?
萧何无奈地苦笑道:&ldo;陛下乃是天子,乃是天下之主,怎能向庶民借用东西呢?况且是更加不堪的商贾,上次之事可以说是为了国家危亡,天子屈尊。可是陛下若想长此以往地施行借贷,恐怕……&rdo;
张启闻言大为生气,想不到这时代的人,竟如此匪夷所思,可是若不从民间贷款,数目庞大的军事费用从何而来?单靠税收实在是杯水车薪,而且也极易挑起民怨,激化矛盾。所以借贷的计划一定要实行!主意打定,忍着怒气,向萧何道:&ldo;抛开世俗之念,丞相觉得是否可行呢?&rdo;
萧何微微一震,瞥了张启一眼,思忖良久,才点头叹道:&ldo;若是抛开世俗之念,的确行得通,此计可以大大增加国库的开支,赈济穷困,安抚庶民,减低税赋,使得朝廷不必单靠着税赋来过日子,乃是惊世之计!&rdo;
说到这里,又飞快地补充道:&ldo;若是陛下强用此计推行天下,恐怕会惹来无数非议,于陛下名誉极为不利!&rdo;
张启闷哼一声,狠狠地道:&ldo;什么名誉?不久是那几个贵族的嘴皮子吗?为了大多数百姓过上一点好日子,有什么朕一人担着!&rdo;
说到这里,望着大殿立柱上那两条废物的金龙,冷历地狞笑道:&ldo;朕倒要看看谁敢妄议此事,所有妄议者,杀无赦,知情不报者同罪!&rdo;
萧何吓得长跪在地道:&ldo;陛下,此事尚未与冯老丞相以及御史商议,若是……&rdo;
话未说完,便被张启冷冷地打断道:&ldo;就这样吧,向庶民和商贾借贷的计划丞相继续推行下去,其余的事情有朕支持,你全力去办,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就交给丞相了!&rdo;
萧何急忙恭谨地拱手道:&ldo;依照陛下的计划,夏末开始北征匈奴,所有粮草军械均已妥当,只等陛下任命领军将领了!&rdo;
张启点了点头道:&ldo;不错,丞相果然办事周到。&rdo;
萧何这时皱眉叹道:&ldo;冯丞相身体越来越衰弱了,御医说只怕难以熬过今年秋天!&rdo;
张启闻言微微一怔,虽然很久没有见到冯去疾了,但是因为近来事情太过繁忙,也就将这三朝老臣忘在脑后了,不禁有些意外。想到当初第二次从阿房宫返回咸阳,第一次看那绝对忠诚于大秦的右丞相,当真有一种倚为臂膀的感觉。虽然在朝政上冯去疾有时令人颇为不快,但是更多的还是给人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这老人若是当真离开,未免不是自己的一种损失。
想到这里,分外难过,正要吩咐韩焕去取些上好人参从到冯府,只听一名小内侍在大殿外小心地禀奏道:&ldo;陛下,刘美人有急事求见陛下!&rdo;
第五卷金戈铁马第二十七章猝然之变
大殿内的光线渐渐昏暗下来,炎热的暑气终于消退了一些,随着微微有些凉意的微风吹入殿内,原本闷热的大殿内终于可以感到一丝凉意。
张启站在朱漆描金屏风前,他身边不远处摆着一大盆的冰块,两名内侍举着长达一米的大团扇用力地扇着,将一阵阵冰爽的凉风煽动起来,不到片刻,殿内便觉凉快了不少。鲁元这时已经是临近生产了,隆起的腹部已经十分地臃肿。这时正脸色苍白地坐在软榻上,似乎根本感受不到那原本的清凉,脸上全是细密的汗滴。
大殿中一片死寂,耳边只有那两柄巨大的团扇挥舞起来搅动空气的呼啸声。
好半天,张启缓缓转身来到鲁元面前,苦笑道:&ldo;你来见朕必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有什么话,便说出来,朕不会随便怪罪的。&rdo;
鲁元玉容泛白地低声道:&ldo;父亲来信,询问鲁元腹内骨肉究竟是男是女,若是男孩,便要鲁元为父亲讨取爵位……&rdo;
张启点了点头道:&ldo;还有什么?&rdo;
鲁元不安地瞥了一眼张启,小心地摇头道:&ldo;并没有再说什么了。&rdo;
张启一边在原地踱步,一边点头道:&ldo;刘邦手中原本有二十万大军,邯郸和上党两役损失了近乎十万,但是赵王投降后,剩余的十万并没有投向当地郡守,而是全部归入了刘邦手中,如此算来他手中便再次恢复到了二十万左右。&rdo;
说到这里,转身向坐在软榻上的鲁元沉声道:&ldo;朕的推断是否正确呢?&rdo;
鲁元娇躯一颤,低声道:&ldo;父亲损失十万大军,手中的确还另有十万兵马,但是赵王之事鲁元并不清楚。&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