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对大秦的战争用了整整两年。
除了大秦,诸夏军队顺手灭了西洲几个小国,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诸夏的领土已经控制了大半个西洲。
这两年的时间,在文畅的带领下,大夏的学术研究也到了空前的高度。
文畅对学术研究有着近乎执念的热情。
自从他执掌了礼部,在太学府开了象寄书院,学习各国语言文字,翻译海外商队带回来的各种书籍。
同时,在太学府设研究院,分组认领课题深耕。
同时,太学府和各处书院设寒暑两个长假,寒假学子们可以返乡过年,暑假学子们能够回家收麦。
毕竟如今的学院中,可不都是世家豪门子弟,多的是寒门和庶民。
两年的时间,大夏的生产力和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重明七年,大夏西征军得胜归来的时候,工部研发出了以煤炭为燃料的内燃机,海外商队的舰队换上了内燃机,能够到达更远的海域,带回更多的货物。
水晶琉璃和水性黏土等新材料的应用,让大夏的建筑行业也有了新的发展。
大夏的道路重新进行了整修,路上所需时间大大缩短。
新的作物、植物不断播种,选种育种的技术也获得了发展。
……
各行各业,都是前所未有的繁荣。
大夏的领土空前扩大,大夏的百姓生活空前富裕。
而这个时候,两位小皇子已经能到处乱跑了。
随着模样逐渐张开,朝臣们都惊奇的发现,两位小皇子的模样和两位主子惊人的相似。
若说安亲王府和皇后殿下是血亲,孩子的模样随皇后殿下,倒也能理解。
可是为什么安亲王府的孩子,会和陛下有七分像?
大家对于两位小皇子的来历都有了自己的猜测。
但是没有人会怀疑这两位小皇子不是亲生的了。
管他怎么来的,陛下和殿下没意见就得了。
一对孩子继承了季袅和九霖的优点,极为聪敏俊秀,而又各有不同。
皇长子九执是个淘气的,模样虽然随了季袅七分,性子却随了九霖十成,成日里不是在爬树,就是在逮兔子。
反倒是皇次子九章,明明长得更像九霖,却偏偏与季袅一般,见人三分笑,背后一肚子坏水。
九执闯的祸,十有八九都是九章在背后撺掇的。
九霖经常被两个孩子气的暴跳如雷,却又无计可施。
无他,祸都是九章撺掇着九执闯的,要罚九章,他没有证据。
要罚九执,他看着那张只是小了几个号的季袅的脸,又下不了手。
于是,除了太傅,教育孩子的任务就交给了季袅。
季袅日常散了朝,无事的时候,就带着两个孩子去外面转悠,深入民间,去看百姓过的什么日子。
每年寒暑两次长假,季袅便会和九霖一道,带着孩子去军中训练,或者去外地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