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孝公接见商鞅,结果出乎意料,他认为商鞅谈得很好,但是没有采用。不过这个转折太重要了。它意味着秦孝公开始转变对商鞅的看法。商鞅就像一个老中医,接连几次给患者把脉,前几次都没切中肯綮,只有这一次脉摸得比较正,接下来就差对症下药了。
回来后商鞅以退为进,离开了一段日子。史书上没有记载他去哪了,但商鞅确实是离开了,因为他已经吊开了孝公的胃口。孝公一看没商鞅的消息了,就对景监说:&ot;你推荐的那个宾客很好,我还想跟他交谈呢。&ot;结果弄得景监一头雾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不是说谈不拢吗?怎么这次人家离开了,还要召回来呢?景监不明白其中的原委,就去找商鞅询问。商鞅说:&ot;我上次觐见孝公,既不谈帝道,也不谈王道,只谈了霸道,孝公很欢喜,看起来其志在此啊,如果他再召见我,我就知道该如何说了。&ot;
果然,秦孝公再一次召见了商鞅。商鞅在席上侃侃而谈,不知不觉中孝公在席上直向前挪动,可见这次商鞅的话十足地打动了孝公。他们君臣一谈就是好几天,但兴致盎然不知满足。
景监大纳其闷,认为商鞅这个人不可捉摸,就询问他:&ot;你用什么方法打动了大王的心意?我看大王高兴得很啊!&ot;商鞅春风得意地说:&ot;我向大王进献帝王之道的策略,以求能够达到夏、商、周三代的盛世,可是大王说时间太长了,他等不及,还说贤能的君主,扬名创业只在自身,哪能默默无闻等待几十年、几百年来成就帝王之业呢?因此我就向大王阐述霸道策略、强国之术,大王大为高兴。但是这样就很难与殷、周的德治相比拟了。&ot;
通过商鞅和秦孝公的这几次谈话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三点:一是,秦孝公胸怀大志,但并不是要做像尧舜那样的贤君,而是对春秋五霸颇为景仰,成就一番霸业,乃是他的目标。重振秦国的大国地位,使秦国成为号令天下的霸主,这才是秦孝公追求的。二是,商鞅这个人确实不得了,王道、霸道、杂道都是精通的,他能投君王之所好,而且往往对症下药,令当权者有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第三,孝公的目标与商鞅的理想是有所区别的,孝公要做霸主,而商鞅想要致君尧舜,就是想要辅佐孝公成为尧、舜那样的仁君贤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和孝公第一次谈话的话题就是五帝之道,但孝公不感兴趣,可是商鞅却作为首要话题,放在了谈话的首席。
第6节:商鞅:始作俑者,其无后乎(4)
经过这次君臣恳谈,孝公对商鞅的才能大致有了了解,认为这个人能帮助自己成就一番霸业,于是决定立刻重用商鞅。战国时候很多重大事件的决策都是在斗室厅堂中谋划而成的,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像后来的隆中对也是这样,大都是君臣际会,便会产生对历史有深远影响的举动。
商鞅见孝公对自己十分信任,就建议在秦国实行变法。但一厢情愿总不算什么好事情,尤其是遇到的阻力十分强大的时候,更是如此。秦国的既定利益的获得者,就是那些养尊处优惯了的贵族认为此举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坚决反对变法,弄得秦孝公犹豫不决。
一次,秦孝公召集大臣讨论变法,会上气氛火药味十足。
商鞅首先侃侃而谈:&ot;行动迟疑不决就不会成名,做事犹豫不定就不会成功,那些有过人举动的人本来就会遭到世俗的非难,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的人肯定会遭到庸碌之人的讥讽。愚笨的人在事情发生后还不知为什么,而聪明的人却在事先就能做出正确的预见。一般人不能和他们去商量革新和创造,只能让他们坐享其成。做大事业的人,用不着跟一般人商量,造就伟大功绩的人也无需征询别人的意见。只要能使国富民强,就不必按旧制度去办,也没有必要遵守老规矩。&ot;
秦孝公认为商鞅讲得有道理,这些话都是自己内心里想讲的,但考虑到国内的各种政治势力,考虑到自己作为君主的一种平衡的策略,此话还需要由商鞅讲出来为好。
可是,贵族甘龙却认为商鞅讲得不对,他说:&ot;圣贤之人并不依靠改变民众的习俗来推行教化,明智的人也不依靠改变原来的制度来治理国家。依据旧制度治理国家,官吏熟悉,百姓安定。不按老规矩办事,天下的人就会议论纷纷,造成动荡。&ot;他劝秦孝公仔细考虑,不可轻言变法,以免引起国内骚动,造成混乱的局势。
商鞅立即反驳说:&ot;甘龙的言论不过是凡夫俗子的话罢了。庸人才会安于现状,书呆子才会墨守成规。让这两种人做官,只能是照章办事,无所作为,要与之讨论他们所不理解的大事业,他们就会变得愚蠢。三代不同礼教而成就了王业,五霸不同法制也成就了霸业。聪明的人制定法律,愚笨的人只能受法律的管制。贤明的人会根据时移世易变更礼俗,不贤之人只能拘泥古礼裹足不前。&ot;
商鞅想借此坚定秦孝公变法的信心,但遭到了另一贵族杜挚的反对。杜挚说:&ot;没有百倍的好处,不能改变法度,没有十倍的功效,不用更换旧的东西。遵守旧法才能没有过错,依照旧礼才不会出现偏差。&ot;杜挚希望秦孝公遵循旧法,没必要进行无谓的变革。
商鞅毫不妥协地说:&ot;古代的制度多了,应该效法哪一种呢?时代不同了,治理国家不能只按一种办法行事,只要有利于富强国家,何必拘泥于古法呢?先前商汤、周无不遵循古法而成就王业,夏桀、商纣不变更礼治而致使国家灭亡。违反古代制度的,不一定受到非议,因循旧制的也不值得赞扬。&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