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死后,汉武帝对于同是卫氏集团力量的公孙贺家族采取了将取先予,先扬后抑的策略,这也是武帝逐一击溃卫太子势力的步骤之一。
公孙贺对此似乎也有所察觉。当公孙贺被武帝任命为丞相时,他不喜反哭,拒绝受印,大喊:这下我家完蛋了。
公孙贺此举现在看来似乎很让人费解,但联系到当时的情况,公孙贺的举动倒是让人深为同情。
公孙贺拜相之前,已有李蔡、严青翟、赵周接连三任丞相死于非命,只有李蔡之前的公孙弘、赵周之后的石庆才算是有始有终。石庆为人谨慎,还是屡次被武帝斥责,最后连病带怕死在家里。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所以公孙贺一听武帝说要拜他为相,即长号痛哭死活不肯就位,惹得武帝很不痛快,公孙贺才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勉强从命。
等出了大殿,有同僚问他:&ot;拜相是多么荣耀的事情,您怎么非要推辞呢?&ot;公孙贺说:&ot;皇上十分贤明,我当这个丞相实在是不能胜任,恐怕辜负了他的重托,将来受到重责。我的身家性命从此危险了!&ot;
后来果然巫蛊狱兴,&ot;卫氏悉灭&ot;,而事情的起因和导火索就是公孙家的灭族惨案。
事情是这样的,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常常倚势为非作歹,&ot;骄奢不奉法&ot;,擅自挪用&ot;北军钱千九百万&ot;,案发后被捕。公孙贺向武帝请求以立功赎子罪,自请追捕早被通缉但一直未归案的阳陵大侠朱安世以交换儿子。
朱安世被公孙贺捕得后,毫无惧色,仰天大笑并扬言,公孙贺如果胆敢杀死他,他就让公孙家遭灭门之灾。果然,朱安世自狱中上书:&ot;举报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及使人巫祭诅上,于皇宫甘泉驰道埋偶人,祝诅皇帝有恶言。&ot;根据举报,汉武帝大怒,诏公孙贺全家&ot;下有司案验于皇宫,穷治所犯&ot;。最终公孙贺下狱,&ot;父子死狱中,全家灭族&ot;。
这就是巫蛊之案的缘起。公孙贺一案,遂成为点燃巫蛊大案和长安政变的导火索。
武帝杀公孙贺后曾说:&ot;故丞相贺倚旧故,乘高势而为邪。占美田以利子弟宾客,不顾元元。无益边谷,货赂上流,朕忍之久矣。&ot;公孙贺到了死了还不算,还要给武帝背千古黑锅,顶千古骂名,汉武帝堪称厚黑教主。
公孙贺之死,便有了平步青云的刘屈氂。第31节:刘屈氂:偷鸡不成,反蚀把米(5)
由是才有了刘屈氂和江充的勾结,利用巫蛊之乱,暗中精心策划了一桩夺嫡大案。
目标明确后,江充和走狗苏文开始了周密的准备。在他俩的努力下,卫太子一步一步走近江充为其精心设计的圈套中。
苏文整人的办法其实也简单,就是&ot;诬告&ot;。
有一回太子到未央宫拜见母亲,好大半天才出来,苏文就跑到武帝面前说:&ot;太子一天到晚在后宫调戏宫女。&ot;武帝虽然不喜欢这个儿子,但对儿子的人品还是相信的。他默不做声,赐了许多宫女给太子。太子后来知道了是苏文在捣鬼,心里十分恨他。
又有一次,汉武帝病了,他打发常融去召太子来问安。常融却先跑去找苏文,两人商量好了口径才去召唤太子前来。常融先跑回来告恶状说:&ot;太子听说皇上病了,脸上马上喜气洋洋的。&ot;武帝叹了一口气。等太子进来的时候,他不动声色地观察太子的表情,见太子面带笑容,却掩饰不住脸上偷偷哭过的泪痕。武帝心里十分欣慰,再三追问太子,才知道是常融搞的鬼,要离间他们父子。武帝当时就把常融宰了。
苏文虽然没有受到牵连,但惊吓不小,老是怕太子查出他是常融的幕后主使,更怕太子登基后跟他秋后算账,就催促江充快点想法子整死太子。
于是,他们加紧了实施阴谋的步伐。
江充密谋行动的同时,刘屈氂除了给与坚决支持外,自己也处心积虑地思忖怎么样除掉太子。
刘屈氂的前任是公孙贺,公孙贺被免相后,才轮到刘屈氂做丞相。公孙贺这个人也有来头,他曾经七任将军,两次封侯,算得上是官场上的老油条,尤其他跟卫青是连襟,也是卫氏集团最坚定的跟随者。只不过他无奈地做了冤大头。
卫青死后,汉武帝对于同是卫氏集团力量的公孙贺家族采取了将取先予,先扬后抑的策略,这也是武帝逐一击溃卫太子势力的步骤之一。
公孙贺对此似乎也有所察觉。当公孙贺被武帝任命为丞相时,他不喜反哭,拒绝受印,大喊:这下我家完蛋了。
公孙贺此举现在看来似乎很让人费解,但联系到当时的情况,公孙贺的举动倒是让人深为同情。
公孙贺拜相之前,已有李蔡、严青翟、赵周接连三任丞相死于非命,只有李蔡之前的公孙弘、赵周之后的石庆才算是有始有终。石庆为人谨慎,还是屡次被武帝斥责,最后连病带怕死在家里。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所以公孙贺一听武帝说要拜他为相,即长号痛哭死活不肯就位,惹得武帝很不痛快,公孙贺才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勉强从命。
等出了大殿,有同僚问他:&ot;拜相是多么荣耀的事情,您怎么非要推辞呢?&ot;公孙贺说:&ot;皇上十分贤明,我当这个丞相实在是不能胜任,恐怕辜负了他的重托,将来受到重责。我的身家性命从此危险了!&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