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宰相历史 > 第34章(第1页)

第34章(第1页)

然而,这一密谋却被内者令郭穰听到并密报武帝。郭穰又举报丞相夫人因为丞相曾遭武帝谴责,使巫师&ot;祠社,祝诅主上,有恶言。及与贰师共祷祠,欲立昌邑王为帝&ot;。武帝于是明白了真相,乃命有司案验,查证后属实。

这一事件彻底暴露了李氏集团制造巫蛊事件的真正目的。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刘屈氂对卫太子&ot;必出于死战,此其心欲为昌邑王地耳!太子诛,而王以次受天下,路人知之矣。其要结李广利,徇姻娅而树庶孽,屈氂之慝,非一日之积矣&ot;。可谓一语中的。

武帝意识到,巫蛊之乱背后实际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阴谋。武帝十分痛心和震怒,声称要对巫蛊之乱进行彻底的清算。在清算中,刘屈氂因欲图谋立昌邑王,使其妻子使巫行蛊而遭到腰斩,其妻子枭首华阳街。同时李广利的妻子亦被收入狱,李广利得知消息后,投降匈奴,李氏遂灭。

这些事情发生后,武帝重新反思,终于知道巫蛊之乱是一场大冤案。

不久,武帝即任命田千秋代替已灭族的刘屈氂为丞相。世事真是匪夷所思。汉武帝最后立钩弋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弗陵为储君,并于临终之际赐死了钩弋夫人,避免了太后干政。刘弗陵做了十三年皇帝,死后汉武帝的托孤重臣霍光迎立昌邑王的儿子刘贺为帝,只二十几天后便废去,改立卫太子唯一的遗孙刘病已为宣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巫蛊之乱导致灭亡的卫氏集团,竟在武帝死后复萌,一定出乎刘屈氂和李广利之流的意料。

翦伯赞先生将这些现象归结为汉武帝对于统治经验的探索。其言曰:历史动向向我们昭示,汉武帝作为早期的专制皇帝,实际上是在探索统治经验,既要尽可能地发展秦始皇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又要力图不蹈亡秦覆辙。由此开启了昭宣两代的国家安定和中兴局面,表明汉武帝的探索获得了相当的成功。

但是这样的探索是建立在血腥和暴乱的基础上的,其上布满了无数冤屈而死的人的血迹,包括为太子刘据、卫皇后子夫、公孙贺……当然还有推波助澜别有企图者,诸如刘屈氂、江充之流的血迹,所有斑斑点点使那段历史黑暗不堪,混乱不堪。巫蛊之乱的历史隐藏着惊天的阴谋,散发着残酷逼人的气息,至今回首,仍心有余悸。

和汉武帝相比,刘屈氂似乎太嫩了。刘屈氂处心积虑想在武帝立储这件事上做文章搞投机,最终却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一个人的开始已经决定了他的结局。从刘屈氂和李广利通过结姻亲搞投机这件事来看,注定了刘屈氂一辈子只能靠投机立身。而这种人的命运,尽管可能获得暂时的成功,但其最终下场只能是输得很惨。王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王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第35节:王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1)

王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档案--

姓名:王衍,字夷甫,西晋时人

籍贯: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

所任官职:尚书令(宰相级别)

生平大事记:八王之乱、永嘉之乱、被石勒生擒

非正常死亡方式:房屋倒塌后被压死

非正常死亡原因:石勒痛恨王衍清谈误国,派兵士将大屋推倒,王衍被压死

存照--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上面的诗词引自辛弃疾的《水龙吟》,词中&ot;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ot;一句颇有典故。

东晋时候,大将桓温为了恢复中原故土,从江陵出兵北伐。他登上大船的高楼,看到眼前浩浩荡荡的洛水,不禁豪情万丈,面对着满目创痍的河洛大地,发出一番感慨:&ot;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ot;

王夷甫就是西晋时的宰辅,大名士王衍。桓温对王衍的批评是十分尖锐和刻薄的,而其本人并不见得有高过王衍的远见卓识。不过,他说的这句话倒也中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后世皆以为王衍清谈误国。

王衍生活在魏晋时代。一提到魏晋时代,人们总是会想到魏晋风度,名士们衣着潇洒,神情悠然,口中妙谈玄言,举止洒脱不羁,既超然物外而又深情款款。这就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魏晋风度,却不知这样的风度着实骗过了无数的过客。

真实的魏晋时代是一个夹层,三国鼎立的硝烟刚刚成为过去,五胡十六国的战乱又接踵而来,本身危机四伏矛盾重重。在这样一个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反差的时代中,所谓的魏晋风度还是想象中的那样飘逸洒脱吗?所谓的名士风流是带有沉重色彩的。

清谈的确是魏晋的特色,但也没有后人臆想的那样轻松飘洒。开始的时候,司马氏为了夺权,严酷迫害拥护曹魏的士大夫,士大夫为了保全性命,托言老庄,推崇玄谈,清谈之风渐渐兴起。后来司马氏代魏,政治环境相对缓和宽松,没有玄谈的必要了,可是清谈却成了士大夫的习惯,反难割舍。

于是,清谈从开始的一种逃避变成了受世人推崇的风尚,从开始的不得已而为之变成了士大夫趋之若鹜的时代特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