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群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此岁夏秋,便可于沿边贮纳。臣书生也,不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望陛下宽之。&rdo;)
柴荣看后,大为赞叹,很快便宣这篇奇文的作者王朴进宫议事。不久又将其升迁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王朴在年轻的时候就很机警,聪明过人,喜欢读书,文章也写得很出众。王朴在后汉时以他不凡的才学考中了进士,殿试及第后,任校书郎,从此踏入仕途。为了求得更快的发展,王朴和其他人一样找了一个自认为有势力有前途的人作为依靠的力量,这个人就是当朝的重臣杨邠。杨邠也很喜欢他这个才华出众聪明过人的年轻人,就让他住进了自己的府中,当了幕僚。王朴在杨邠的手下做得很好,大家也都觉得王朴前途无量,但王朴这时却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在他的一生中,这可以说是一个大智大勇的决定。
其实王朴并没有什么神机妙算的本领,不过他善于观察分析当时的形势,他见杨邠、郭威、史弘肇和隐帝、李业、苏逢吉两派矛盾日益加深,预见到不久的将来两派必有大的冲突,到时候自己必然要受牵连,况且他依附的杨邠又站在和皇帝对立的一方,危险性更大。所以,王朴就找了个借口回了山东老家,躲了出去。不久,果然不出所料,朝中发生了政变,杨邠等人被诛灭全族。原来和杨邠有关系的人都受牵连被杀,唯独聪明的王朴幸免于难。后来
郭威领兵打回来后,隐帝在交战时被杀,李业在逃亡途中也被强盗所杀。不久,郭威建立了后周,王朴被重新任命为官,到驻守澶州(今河南濮阳)的柴荣府中做了掌管文案的记室,很受柴荣器重,等到柴荣调任开封尹时,又将王朴带走让他做了推官。这次王朴时运很好,柴荣不久就继位做了皇帝,他也跟着升了官职,任刑部的比部司郎中,掌管朝中百官的经费出纳和俸禄等事。直到柴荣要让大臣们献上治国方案之时,王朴便献上这篇奇文。
可以说这篇平边策堪称五代第一奇文,后来赵匡胤兄弟的统一进程便是按照这篇平边策来实施计划的,而柴荣也是大部分都是按照这个计划来的,唯一不同的是柴荣考虑更多的是北方的险要关隘失于契丹人之手,才是这国家最大的威胁,才会先去攻打北汉。
有了王朴的战略策划,柴荣开始实行了他的统一计划,哪一个倒霉蛋要被柴荣先开刀呢?
五、蜀失关中
柴荣要开始行动,他很快就看到了一个好机会,蜀地出现一点问题。
在前蜀被灭亡之后,孟知祥有幸被任免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而实际掌握了西川的军事大权,虽然后来在李嗣源大将石敬瑭讨伐之下与东川的董璋有过暂时的合作。但是当后唐军退兵之后,这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孟知祥开始打董璋的主意了,当时安重诲被杀。孟知祥就派人来叫董璋一起去向朝廷请罪。这一招太狠了,一方面他表明自己是忠臣,如果董璋不去认罪,就可以借机讨伐,另一方面如果你董璋真的要去和他一起去领罪,他也不会跟你客气,肯定是会把你董璋一刀给毙了。
董璋因为家人全部被朝廷杀了,而孟知祥的家眷却都没事,大怒道:&ldo;孟公家属皆存,而我子孙独见杀,我何谢为。&rdo;并认为孟知祥出卖了他。孟知祥一次不行就连派人去三次,虽然他知道是没有用的,但这种表面文章多做做多少是有一点好处的。结果被派去的李昊就被董璋骂了三次,李昊灰溜溜地去报告说:&ldo;董璋这家伙不厚道,还是要先去攻打灭掉这家伙才对。&rdo;孟知祥一听是该解决他了,只是实力差不多,打起来也不容易。不过孟知祥还没动手呢,董璋倒是先动手了,袭破知祥汉州。不打也得打,打吧。孟知祥派赵廷隐率兵三万为先锋,并领大军前往,与董璋对阵鸡距桥(地名)。起初孟知祥的诸将有些担心,因为董璋此人素来勇猛,孟知祥为了让董璋速来决战,还故意写一封信表示出自己很悠闲的样子。董璋一看孟知祥居然如此悠闲,竟然还叫自己投降,根本是没把自己放在眼里,自己本来就认为孟知祥不过是来送死的,既然来了就别跟他客气。刚好士兵也是在太阳底下被晒得难受,纷纷叫道:&ldo;别老光让我们在这晒太阳,好歹也上去打上一仗。&rdo;董璋下令与孟知祥交战,不过刚一接战,偏将张守进竟然前去投降孟知祥,璋军顿时大乱,孟知祥乘机掩杀,璋军大败而逃。此战之后董璋实力大损,再难有实力与孟知祥对抗了。
等董璋等人逃至金雁桥时,他感到没有什么希望了,他对儿子董光嗣说:&ldo;你杀了我之后,再去投降孟知祥,也好保全我们一族之人。&rdo;但董光嗣很有骨气说道:&ldo;自古岂有杀父以求生者乎,宁俱就死!&rdo;董璋终于在梓州被杀,而董光嗣也随即自杀而亡。孟知祥终于实际占领了两川之地。而中原也正是多事之秋,对于称霸一方的孟知祥,也只有承认他是蜀地的实际当权人。孟知祥也没有跟朝廷的李嗣源客气,上表说这逆贼董璋被我打败了,是不是也该封我当个蜀王,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孟知祥终于当上了蜀王。而蜀地还有部分后唐军,孟知祥的方法也很好,厚给其衣食,还请李嗣源把他们家属送来,李嗣源当然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