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转眼初五,衙门开印,学堂开学,春节假已经过去。
&esp;&esp;一大早,安宅大门口来了一个穿着鸦青棉袍的中年人,说是崔府来的,要带小郎君去学丰书院。
&esp;&esp;这是玉嬷嬷提前说过的。
&esp;&esp;因为学丰书院是官办,里面也多是官员子弟和官员的亲戚,不许衣食攀比,最多只能带一个小书童。
&esp;&esp;进书院需要官员引荐,秦牧就挂上崔御史亲戚的名头。
&esp;&esp;今天进学堂,自然需要崔府来人。
&esp;&esp;安春风将崔管事恭恭敬敬迎进门,又送上一个荷包,这才让穿着素布棉袄的秦牧和小豆子跟他离开。
&esp;&esp;玉嬷嬷等人走后才出来,看着在门边张望的安春风,不禁笑起来:“安娘子若是不放心孩子,等晚上可以让小林子去探望。”
&esp;&esp;安春风也笑:“到时候再说吧!
&esp;&esp;不知怎么的,以前孩子不在身边也过得好好的,现在才刚离开,心里就牵挂了,不知道牧哥儿会不会被人欺负,小豆子会不会惹事!”
&esp;&esp;学丰书院是寄宿制封闭管理,每十天休沐一天,但家里平时可以送换洗衣服。
&esp;&esp;听到安娘子担心牧哥儿和小豆子被人欺负,玉嬷嬷啧了一声:“那两个小猴子不欺负别人就是好事……”
&esp;&esp;说到这,她就敛起笑:“小林子他们已经入了奴籍,只有牧哥儿的户籍还没有定下来,安娘子,你可要把这事放在心上了!”
&esp;&esp;从崔御史认下荣雪,自然也把几个孩子入籍的事认下了。
&esp;&esp;荣雪是用临时户籍跟房契捆绑一起办下来的,父母兄弟无,独立成户。
&esp;&esp;黑豆,小林子和小豆子也跟着成为奴籍。
&esp;&esp;虽然是奴,但有主的奴仆比无主的黑户,已经是一个好的出身。
&esp;&esp;他们以后不仅可以婚配,在内可以给主家打理家事,在外可以帮着主家做生意,甚至可以买自己的房子。
&esp;&esp;安春风的户籍也跟房契一起换成京城籍,以后做事开店不再受管制。
&esp;&esp;只有秦牧的户籍有难处。
&esp;&esp;原本安春风要让秦牧跟自己上一个户籍,改母姓,可玉嬷嬷阻拦了。
&esp;&esp;“安娘子,若是牧哥儿是小娘子,跟着娘亲一个户本也没什么。可他是男孩子,改母姓就要丢了父籍。”
&esp;&esp;安春风对这些姓氏没有什么感想。
&esp;&esp;跟父姓还是母姓,对自己如今的生活都没有影响,毫无意义。
&esp;&esp;玉嬷嬷却道:“若是普通人家,父家无财无能,对孩子前途毫无用处,跟母姓自然无所谓。
&esp;&esp;可牧哥儿是想考取科举的,你以后还有可能再嫁,到时候牧哥儿继子身份总是瑕疵。”
&esp;&esp;“要是直接在入户上籍时就改成继父的姓氏,以后旁人从户籍上看不出差异,父子关系也更融洽。”
&esp;&esp;私心与大义
&esp;&esp;玉嬷嬷还有话没有细说,对仕族大户和高门来说,真正要走进那层圈子,姓氏户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esp;&esp;现在孩子还小户籍暂时还不急,只是从第一次参加童生试开始,所有学子要做学籍,以后每次科考都需要查最原始的户籍,那就无法更改了。
&esp;&esp;也就是留给安春风是否再嫁的时间,也就最多五年。
&esp;&esp;对安娘子说不嫁的话,玉嬷嬷是不赞同的。